你的地方小结这些地方为何讲,如何讲

城市里有无数个地方。只有被反复回忆与叙述之地,才会令人生出归属感。那些曾经逡巡不愿离去的地方,在回忆中反复出现的地方,还有隐藏在长辈、朋友的日记里的地方,勾连成每一个人在这座城市里的生活经验。它们既是一段段个人的故事,也构成了我们所身处的社会的多面记忆。

第12届上海双年展的城市项目“

你的地方

”,正是要鼓励人们,跳出既定的叙说框架,来发现和表述一种属于自己的地方。

年1月13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三楼剧场,“你的地方”见面会现场准备就绪。澎湃新闻记者王昀图

“你的地方”项目,自年12月21日开启,截至年元旦假期结束,共收到申请方案五十余份,经过主办方和观察员小组的初步筛选,得到较完善的方案共四十余份。年1月中旬,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三楼小剧场,“你的地方”项目举行 次见面会,观察员小组与方案得到通过的各组参与者进行交流,尽可能对后者进行启发和指导。而在1月30日晚间,赶在春节前,第二次交流会也如期完成。

来参与“你的地方”项目的,大多是对上海感兴趣的年轻人。由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各组参与者面向上海不同的地方,生发不同的情感与思索,对具体一地的探究方式也各不相同。

叠加历史

行号图上留存至今的每处建筑,都有历史事件的印迹。孔若旸对“堆叠历史信息下的老建筑初貌探寻”格外感兴趣。来到上海读书后不久,借由一次课题,他接触到杨浦区杨树浦路-号这栋建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住宅。它靠近英商电车公司,最初似乎作为员工宿舍,历经后世数次改易,已然面目全非。经过访谈、勘查、实验,孔若旸挖掘出若干细节,并用模型图纸的方式,将这处老建筑还原。而在对数次改易的追溯中,他也看到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史。当把这个模型放在现在的居民面前时,居民们竟然不了解自己所住的房子原先这样漂亮。他享受这种抽丝剥茧、揭开谜底的乐趣,“你的地方”由此成立。

杨树浦路的这处住宅,室内拆除重装,剥下的惨白石灰后面露出清水砖墙,青红分明。孔若旸图

上海住过“七十二家房客”的房子比比皆是。单个建筑的史料价值或许并不突出,但这类对日常空间的讲述汇聚在一起,无疑是了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可贵资料。某种意义上,“你的地方”正是希望大家从自己身边的地方开始,加深对这座城市的认识。

相比一处普通的住宅,一个街区可能负载着更多的公共记忆。陈云霞、朱恬骅、项羽雯三人,初始希望研究“近代上海城市寺庙”。经过讨论与权衡,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虹口区的下海庙。观察员汤惟杰认为,相比玉佛寺、静安寺等知名地标,下海庙与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贴近。除了梳理历史沿革、民间传说等,这个小组更重要的关切点,在于下海庙与周边居民的互动。他们希望考察这个街区如何形成,以及下海庙与移民——尤其是江北移民的关系。“民间信仰反映的是更隐蔽和直白的东西。”与对杨树浦路住宅的研究相似,他们同样是借由历史研究的专业路径,通过现有的碎片来拼图,寻找老照片并访谈居民,将古今之间的线索连接起来,研判民间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

下海庙资料图

有些关于空间的历史记忆需要重新捡拾。杂志编辑袁菁,要整理的是上海城厢西的地界碑。地界碑对今人而言,是藏在视线以下的。长期在老城厢工作的袁菁认为,老城厢的地界碑,是地权的实物表达,是一种在场却陌生,重要却难以识别的信息。“哪怕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此地居住至大学的80后,都不曾察觉这一近身处的信息载体。随着时间流逝,它自然磨损、侵蚀,进入城市开发阶段,它更与建筑共同消失,乃至被贩卖。”她打算做一系列的文字、照片和图解,将这些地界碑与对应的家庭一一标示出来。这片地方以地界碑为标识,通过袁菁的重述再现,人们可以再度打量。

城厢西的一处地界碑,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袁菁图

朱静蔚从小住在南市区的猪作弄,常因此被人嘲笑。这条弄堂已经随着拆迁而不复存在。她记得,那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弄堂名,比如鸡毛弄、火腿弄。她想把这些弄堂的空间和名字,以某种打乱的顺序展现出来,让人体会此地生活的要旨。

拆迁之前的猪作弄。朱静蔚图

还有一些地方覆盖了新的功能。过往的印记只在口耳相传中流变。比如,行号图上显示,几乎每处宗教场所附近,都有墓地及殡葬设施。在城市的动荡变迁中,它们有的成了公园,有的上面盖起住宅,一旁的市场也逐渐兴起。它们迅速获得了另一种场所记忆。人们在路过那些地方时,往往谈起传说中的都市志怪录。新的场所与旧的记忆如何混合,过去的忌讳如何去除,相关研究极其鲜见。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杨辰认为,公墓在城市中留下了独特的形象和场所记忆,希望能借助文献查阅、现场踏勘等,探讨上海人对生死的理解,以及上海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的思想、生活方式,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变化。

静安公园中的假山资料图

上海是多元混杂的地方,往往能找到与某地相似的一处对标之地。王越洲在嘉定的车企工作,并在此地买了房子。他发现,嘉定老城仍然是十字圆环布局,河道通畅,百余年未曾大变。这位喜欢漫步城市的新嘉定人想到,某种程度上,这正可弥补自己未见过上海老城厢已湮灭的水道、街巷的遗憾。在“你的地方”项目里,他正围绕着嘉定老城的环城河,分类整理影像,以及当下空间对应的人的故事。王越洲还想多写几篇文章,组织更多人一起漫步。上海正向它的腹地伸展,而嘉定旧城的可能性,就展现在新涌入的年轻人身上。或许,对嘉定旧城而言,“你的地方”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对更多青年实践的促发。

时至今日,漫步嘉定城街头,依然可以根据窨井盖上的份、字体辨认出不同代的排窨井盖和嘉定老城排污体系变迁。王越洲图

1月13日,“你的地方”见面会讨论中。澎湃新闻记者王昀图

消失以前

即便当下各种影像的技术手段极大丰富,但城市里关于空间与身体的记忆仍在快速消退。一些参与者之所以加入“你的地方”项目,正是为了记录人们延宕至今的身体体验与心理感受——哪怕并不明确知道那些地方经验意味着什么,也希望做个纪念,就像离别之际放一场烟火。

无论在行号图上,还是现在的上海,

北京东路

都是一条机械五金之路。上海的设计师、艺术家们提到这条路时,就好像是称职的记者听到“现场”时那样,会向往和兴奋。他们必须在脚踏实地掌握素材的基础上来创作。而北京东路正是一个富于质感、可以动手的场所。这里面向生产,因此总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来到这条街上摸摸看看——相比翻阅产品册,人们能摸到实物,使得批量采购更加真实可靠。这条街的历史中,还有更多看不见的产业脉络,比如上海近现代史中的生产关系、产业工人的社会联系等等。当下,这里正在改造升级,新的消费场所被引入,名目俱全的创业工坊中还空无一人。我们希望,请人们在这条路上采购原料,进行手工制作,手与脑相互激发,以思考这条路在当下的意义。

北京东路正在改造,原先的店铺被改作“北京红创业园”,但里面还是空的。澎湃新闻记者王昀图

顺昌路也是一条正在消失的路。这里位于新天地商业区以南。在行号图的年代,其左近有规模盛大、品类丰富的菜场,也有天厨味精厂这样的民资翘楚。当下这里则以“成人尿布街”和“耳光馄饨”发源地闻名。曾在日本做记者的摄影师徐明认为,这块即将被拆除的街区,历史细节极其丰富,大量历经坎坷的百年老店,至今仍在这里顽强生存。“这条街上的饮食文化没有变过,有过了岁的人,骑 车来买馄饨。”徐明提及,这里当年是原法租界与老城厢的交界,当下竟也不乏外国绅士出没,比如,街上有一家老旧的理发店,装潢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苏菲玛索曾在此拍广告,就有外国人特地来找此处。它是古旧而鲜活的地方,有着不为人知的顽强和优雅。他计划,在拍摄记录之余,也在双年展期间,邀请街上的商户,来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给大家讲述这里曾经和正在发生的故事。

顺昌路上一位修乐器的爷叔,计划请他来PSA给大家讲讲,如何修夏威夷吉他。徐明图

施佳宇认领了

老西门

。即“*浦区-地块,中华路以东、方浜中路以南、松雪路以西、复兴东路以北的区域”,他此前便长期在这里拍摄。年,这个街区剩下的居民将悉数搬离。这里还完整保留着《上海行号路图录》内的一些建筑及部分商店遗迹,居民也保持着典型的老城厢里弄生活状态。他希望,趁原有的生活痕迹消失之前,记录居民的生活和建筑的格局样式,做一组系统的图录,以告别即将逝去的场所。

施佳宇把他在老西门拍摄的小朋友带到了“你的地方”平行活动现场。澎湃新闻记者王昀图

在上海大批文艺青年心目中,虬江路是富于生趣的旧货市场和音像制品集散地。它位于原闸北和虹口的交界,即便管理方对摆摊、盗版、黑市等严厉管控,经营者仍有辗转腾挪的空间;又离火车站近,进货发货都方便。从小住在虬江路的徐馨婷和曹追阳,查阅资料后才意识到,这里成为旧货市场,还要追溯到抗战结束,日本人从上海撤退,开始变卖家产之时。其后,这里经历抗战后经济复苏、公私合营、“文化大革命”等起伏,逐渐演变为出售工厂淘汰品、电子产品的地方。 街上是拿着扁担的小摊贩,后来变成合作社和小组,以沿街商铺形式经营,又有许多店家进入楼内,形成商场。摊贩、店铺、商场在虬江路区域演变和共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虬江路一带都没有太大变化。但近两年来,那里逐渐不再是旧货与淘宝客的 。”他们希望,采访这条路上的店铺,做一本虬江路的相册,记录动迁之前这里的人和事。

虬江路一带的旧货。徐馨婷图

上海仍然存在一些公共浴室。沈健文希望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至今仍然还在。她家附近就有一个丰镇浴场,洗澡的人来往不绝。在一楼一块可以作为公共休息区域的地方,有阿姨唱沪剧,也有清洁工稍事休息,有人上楼打牌。人们说,之所以来这里洗澡,是因为家里洗比较冷。她想对浴室生态做一组影像记录。

夜色中的江湾镇丰镇浴场。澎湃新闻记者沈健文图

“地方”所指的不仅是具体的一小片区域,还包括那些具有地方特质的空间线索。“线索”正是伍惠源的作品名称。他计划拍摄上海的架空线。在他看来,这些分布在上空的线,把天空划成不同形状,从视觉上形成了独特的美感,是城市的线索。其中有居民的自发搭建,也有*府的行为,反映着思考方式的不同。而它们连接的电车、电线杆、电灯等设施,也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伍惠源想要借此探究,这些人们眼中忽略的景观,对人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们的消逝又能说明什么。

上海架空线的影子垂在墙上。伍惠源图

地下的电车可以与天上的电线对照。行号图上有专门的电车运营时间表,那么,当下的电车在城市里起到怎样的作用?吴心雨等人发现,上海有一条存在了90年的电车线路——20路电车,它从中山公园开到外滩,途经居民区、学校、商圈、景区等。她们希望借由上海的20路电车之旅,发现一些奇妙的故事,比如对司机和乘客做一些访谈,并拍摄一些影像。但她们发现,如今电车已经和公交车没有太多区别,需要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第12届上海双年展总协调人施瀚涛建议,电车是一种延续时间较久的交通工具,而在几十年中,这条线上的各个站点位置有了很多变化,可以研究它们更换位置的原因,从中看到城市变迁的趋向。

上海的20路电车,足足有90年的历史。资料图

有些空间记忆已经消失,但仍然可以通过口述重构。这些记忆经过沉淀而具有分量。比如文庙附近的西塘家弄。陈汝嘉自小在这条弄堂生活,读的就是自己父亲幼时上的小学。在她眼中,这里是“一系列的迷你社群空间”,有游戏机厅、麻将馆、接听电话处、烟纸店、幼儿园、理发店,它们构成了三代人的不同空间记忆,能唤起特别的味觉和嗅觉。她希望采访自己家里的长辈,请他们口述这里的历史。同时搜寻相关史料,并拍摄蓬莱路第二小学、文庙等附近区域的当下情况,做成一个纪录短片。

文庙社区一角。资料图

新功能与旧脉络

一些地方看似奇异,似乎是凭空生出的亚文化空间,但细细体会就会发现,其演化仍然遵循着一整套场所逻辑。

行号图上的嘉兴影剧院就是现在的星梦剧院。杂志编辑宋代伦认为,虹口区是近代上海影剧院和观看文化的发祥地。这里虽然经历多次更名易主,甚至一度被废弃,但现在仍然保有剧院功能。看起来是充满活力的异托邦,它生产出的偶像成员、粉丝,与周围空间和居民的关系如何?他希望通过走访和谈话,挖掘各种历史和现场,体味表演和观看的文化,研究这个社区内部的逻辑。

1月13日晚,星梦剧院有SNH48的公演。澎湃新闻记者王昀图

作为文化空间的文庙,不仅光是旧书市场、淘买打口CD的地方,对八零后一代而言,更是二次元文化的启蒙地。在80后新妈妈刘泉眼里,文庙是那条自己老公宁可饿肚皮也要去买动漫书的小街。她的公公婆婆,总是在饭桌上讲起,自己儿子读中学那几年,把早饭钱偷省下来买动漫,动漫书攒了一床底,个子却没能长很高。如今尽管面临哺乳等琐碎事务,刘泉还是尽量挤出时间,去逛逛那些还在售卖动漫手办、海报的店面。她觉得,文庙接地气,“有一种平凡能被理解的安心感”,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在此发育共存,各得其乐。她希望,借助这次做出的作品,可以日后给自己的孩子讲爸爸小时候的故事。

文庙早已是少年心目中的动漫一条街。刘泉图

老人的记忆往往寄存在特定的城市空间。子女陪同父母重游故乡,就是家族记忆传递的时刻。但上海一直在翻新,对地方的记忆也在更替。袁璟的父母辈一直生活在徐家汇。在行号图上,那里是城郊结合部,有大片耕地,也有学校和教堂。到了父母辈,那里成了纺织厂和摆摊卖菜的地方。如今的徐家汇则是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样子。徐家汇似乎被肢解成片段,但事后会发现,这种演变始终有迹可循。袁璟认为,这些记忆碎片整合起来,或许会成为一个你我都不知道的徐家汇。她打算用影像和文字进行这项工作。这也是一种意义上的重返故乡。

徐家汇公园里的一只兔子。澎湃新闻记者王昀图

张听雷也将虎丘路视为一个见证。她认为虎丘路是短的也是暖的,他的切片在无数路的节点出现。周围许多人拥有一段在那里的有趣记忆。她想要搜集和创作一些故事,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表现,把它们放在一条从〇到三十岁的时间线上,做成一本小人书。

虎丘路是一条很短的路。张听雷图

曾潇萱在自己居住的碧云国际社区目睹了一个新教堂的建设过程。她的背景是翻译社会学,想要考察在此活动的人的生活,所采用的语言等。希望能梳理一本小册子,并结合声音和摄影。汤惟杰向她建议,和翻译社会学结合,能看到一些物质和技术化的东西,比如,可以探究翻译出的文本是如何出版印刷的,汉字铅字印刷是当时基督教机构推广,墨海书馆最早铸造现代印刷的汉文字,复旦大学史地所的周振鹤搜罗到许多由中国各地方方言编纂的英汉词典。

浦东碧云社区的一处教堂。资料图

还有参与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2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苏ICP备1300363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