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逛菜场扬子晚报
听说有市民一大清早到菜场想买条鱼,结果,没!买!到!仅仅一个早上,18条鱼一扫而空。在疫情影响之下,南京的菜市场境况经历了哪些变化呢?扬子晚报/紫牛记者寻访了几家菜场想要一探究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卢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徐超妍
从30分钟到3分钟
在南京雨花台区能仁里农贸市场,入口处设置了一米线,居民都有序进入。据菜场工作人员所说,疫情突发以来,菜场都实行减流措施,以防人群密集的情况发生。“现在菜场里人流量明显减少,在高峰期我们要控制菜场里人流量,保持人员流通。”一名菜场工作人员说。
而对于市民们来说,他们在菜场逗留的时间也不可避免地被压缩,“之前来菜场都能逛一会儿,而现在来菜场买了菜就得赶紧回去了。”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她的切身感受。
社区团购送上家门
疫情冲击是否对卖菜造成了影响呢?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卖菜、卖肉、卖副食品的摊主,据他们所说,疫情对他们的生意并未造成很大影响,都是正常进货。而一位卖蛋饺、藕夹、炸肉丸等熟食的摊主告诉记者,刚开始受到疫情的冲击还是挺大的。“在疫情刚刚暴发的那几天,一天也卖不了几份出去。后来我们采用了社区团购的方式,销量比平时还增加了。像周六周日多的话,一天能卖出多份。”
从日日选到一次多选
大菜场大多还是有序运行,而记者来到一家“好邻居都市菜园”,门口赫然一排字:疫情期间,营业时间06:30-14:00。在疫情影响之下,很多菜场都缩短了营业时间,很多家庭会选择买更多的菜“囤货”。“像土豆、西红柿居民囤得多,一次要进得多一些。绿叶菜不能放,居民不会多囤,会选择特定时间来买。”一位卖菜的摊主说。
“鲈鱼卖得好。”一位卖鱼的摊主告诉记者,“是有不够卖的情况,有人一次买好几条,比如周六周日早上,10点左右鱼就买不到了。”一名买菜的市民则表示:“在疫情管控之下,我们南京市民都要自觉,不随便出门,出来买菜通常都会买好几天的作为储备。”
校对李海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