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仅6852万美元,每日优鲜这个业务能
不久前每日优鲜方面发布公告称,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后者拟向每日优鲜进行2亿元的股权投资。而在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刚刚获得2亿元“救命钱”的每日优鲜,计划将旗下智能生鲜市场业务部分股权对外出售,以摆脱生存困境。
作为一家上市刚过一周年的企业,每日优鲜如今俨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甚至已两次收到纳斯达克方面的“退市警告”,股价更是数月位于1美元以下、市值已不足万美元。而此前总融资额近百亿的每日优鲜,在年-年分别亏损已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但在进入年后,三个季度的累计亏损便已达到30.17亿元。
自今年以来,每日优鲜更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已多次因拖欠供应商贷款被告上法庭,并且由于拖欠货款导致供应商断供、关系持续恶化,进而影响到生鲜商品SKU的减少、造成订单量的下滑。
近期,每日优鲜发布的独立内部审查报告显示,其次日达事业部(Next-DayDeliveryBU)年的部分交易存疑,包括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存在未公开的关系、不同供应商和客户使用相同的合同信息、缺乏配套的物流信息等。并且“可疑交易”也导致其年报迟迟未发,但在此前已发布的年前三季度中虚增了共6.77亿元的收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截至6月底,每日优鲜此前13个城市前置仓站点中有9个城市的极速达业务下线、仅保留云超特卖业务(也就是标准化商品),仅剩北京、上海、天津和廊坊4个城市,且廊坊也只剩下1个前置仓点位。显然也已没有年业务高峰期时个前置仓,覆盖约20个城市的盛况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为每日优鲜“输血”的山西东辉集团则在生鲜赛道布局已久。在两者签订的战略投资协议中显示,双方将围绕农业运营、销售与营销交换各自资源和 业务实践,并在品牌农业、订单农业等方面进行合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山西东辉2亿元的注资或许并非是因为看好每日优鲜的商业模式,而在于后者现有的仓储物流体系、toC平台,以及其在自有品牌、直采直供等方面的经验,有利于其打造自己的品牌。
更进一步来说,如果按照年第三季度每日优鲜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其账面上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1.72亿元。如保持每季度亏损近10亿元(以年财报数据为参考)的标准,这2亿元对每日优鲜的现状显然能难起到作用。
并且每日优鲜此前在部分区域“剥离”生鲜品类,似乎也应证了外界的猜测。即在没有外部输血的情况下,社区团购与生鲜电商最终都将回归标品。然而当下的一个问题是,如今美团、阿里、京东这些头部企业,又有哪一家没有做电商呢?
正如此前盒马CEO侯毅所说,前置仓是伪命题,其客单价较低、损耗率过高、毛利率难以保证这三大理由,就足以解释前置仓模式为什么难以盈利。归根结底,每日优鲜如今还没能扭转“亏损”的境况,再加上目前收入增长放缓、拖欠供应商款项等问题,也都使得其显得愈发岌岌可危。
而对于每日优鲜试图出售智能生鲜市场业务部分股权自救一事,据悉该计划自去年末启动,并且对其估值约为1亿美元。但截至美东时间7月20日收盘,每日优鲜的市值就已仅剩万美元。
不过按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此前表示,“每日优鲜开辟新领域,做起了零售云和智慧菜场、收购无人便利店品牌‘在楼下’,发力无人零售等平台型业务,去抢占‘25%乃至40%的市场份额’”。
但如今这个业务为每日优鲜所带来的收入似乎并不可观。据其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每日优鲜的其他营收为万元、同比增长14.1%。因此这些新业态只能说可能具备盈利的机会,但还远无法成为营收主力。
其实每日优鲜走到如今的境地,似乎也并不那么令人意外。从美菜网、钱大妈,再到橙心优选、呆萝卜等,与每日优鲜当年一同起步的大大小小生鲜电商平台已大量退出,其中既有作为非标品的生鲜商品运营有多难,其实也早已被无数次讨论,而前置仓因为履约成本过高,如今也被认为“不是个好模式”。
如今,身为难兄难弟的叮咚买菜已决定收缩原有业务、发力新的方向,比如推出精酿啤酒自有品牌“农场”,以及独立预制菜品牌“拳击虾”等,而为了实现盈利,所给出的方向是“会员经济与预制菜”。但与每日优鲜加大补贴力度的做法相反,叮咚买菜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缩减补贴额度、逐渐回归“效率优先”,而最为直观的反映也体现在净亏损的收窄,其年一季度同比收窄达65.52%。
同一赛道的朴朴超市,如今已在福建、广深街头站稳脚跟,并逐步拓展到武汉、成都等地,所采用的则是“纯线上+前置仓”的模式。据一位供应商透露,朴朴目前不收取供应商的进场费(类似于上架费用)、也免除了滞销退货,只有3%-5%的物流服务费,不过自今年以来新增了一项按照阶梯浮动的合同保证金,数额为2万至10万元不等,主要根据当月的净采货金额进行调整。
截至今年2月,成立于年的朴朴仅在福州、厦门、深圳、广州、武汉、成都、佛山等7个城市,就已拥有共家门店。可见其扩张速度并不算快,并且据一位接近朴朴高层的人士指出,朴朴今年来也开始降本增效,“其实是向管理要效益。互联网行业创业之初跑马圈地、管理较粗放,而精细化运营则可以较大提升人效、降低成本。”
从如今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生鲜电商赛道还幸存的参与者身上不难发现,“生鲜电商可以实现规模效应”这个理念或许已被证明很难实现,而各家除了固守接近盈利或已经盈利的区域外,暂时还别无他法。
在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后,生鲜电商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同城配送、前置仓布局及管理等方面的进步,提高了生鲜商品的流转效率,但在这个规模近亿元的市场(数据来自Mob研究院《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洞察报告》),任何一家企业想要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几乎都不太可能,并且这也极有可能是鲜少会存在多个参与者、且难出巨头的赛道。
如今每日优鲜正在试图引入外部投资来积极自救,近期还有不少出售业务的传闻出现,但生鲜电商就像此前的共享单车一样,当市场回归理性后,或许就很难有更多资本会眷顾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