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的价值短期内不会瓦解
5月16日,福州鼓楼区发展和改革局相继发布“关于鼓一小教育集团嘉达校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和“关于福州延安中学教育集团国福校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官宣两所优质名校新校区选址落定,旁边近在咫尺的保利天悦二期业主应该笑开了花。作为旁观者,几米君也只能感概一下鼓楼区真的是永恒的教育高地!
保利天悦二期周边控规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就是“马太效应”这个词的由来。
这两年,关于破解教育资源均衡化、避免学区房炒作的*策可谓是多如牛毛,那么实际效果又如何呢?几米君认为:
“教育集团化”疏解效果有限,“多校划片”划不出新天地
我们都知道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一二线的大城市。但是可能大家没太注意的是,即便在大城市中,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高度集中在某些老城区,例如福州的鼓楼区、厦门的思明区等。
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更像一个统计学上所说的“长尾分布”,头部区域占据了 质资源,剩下绝大部分区域分享一点残羹冷汁。
虽然,现在很流行“教育集团化”,通过“拉郎配”的形式来帮扶弱势学校和新成立的校区,但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名校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就近成立直属校区,对距离较远的学校则以“分校”、“合作校”等形式挂个牌意思意思,这大大削弱了疏解效果。
以鼓一小教育集团为例,鼓楼 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由鼓一校区、嘉达校区、中山小学、梅峰小学共同组成,鼓一校区、嘉达校区同一法人,中山小学、梅峰小学保持独立法人。抛开同一法人和独立法人的区别暂且不论,这四所小学的位置全部都位于鼓楼区。
以福州为例,过去十年人口增加最多的仓山区(38万+)、闽侯县(32万+)、福清市(15万+)基本依赖自力更生, 的小学和初中依然是原先的那几所,并没有承接到多少鼓楼区教育资源外溢的雨露恩泽,更不用说颗粒无收的其他县市了。
如果说有例外,也就是长乐区,在人口稀疏的滨海新城陆续选址了几个福州名校的新校区(福建师大附小滨海校区、十九中滨海校区等),属于*策的定向扶持,不具备普遍性。
反观厦门这方面步子会迈得大一些。厦门很早就提出了“名校跨岛”发展的战略,厦门一中海沧校区、厦门外国语中学集美校区、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厦门实小翔安校区现在都已经生根发芽了,后续还有五缘湾实验学校同安校区等新的学区正在选址路上。
然后再说“多校划片”,一般遵循的是“就近入学”的原则。前面说过,在区县层级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基础上,不论怎样“多校划片”,也逃不出那个小圈圈。 的受益的可能就是好片区的差学校,可能会获得一定概率的提升。
剩余广大区域的教育水平落后的学校,则成为“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被人们所遗忘。
“六年一户学位”,减不掉学区房的价值
“六年一户学位”,指一套房产六年内提供一户家庭子女学位的*策,只能减缓学区房的周转速度,本质上就是减少学区房的供给。
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供给减少,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学区房的价格依然会非常坚挺。
“双减”*策,对“鸡娃”父母预期的影响不大
关于“双减”,只说一句话,几米君读书的时候适逢“新课改”提倡减负,实际运行中是新老教材并行,同时要学两个版本的内容,学生们的书包反而越来越重。
或许*策初衷是好的,但在“高考指挥棒”不变的前提下,恐怕学生想要真正减负,依然任重道远。
“双减”之下,头部学校依然自觉努力,菜场学校本来已经躺平,受到冲击 的反而是处于中间地带的普通学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又难以通过补习形式曲线救国。
这种形势,只能让本想通过补习形式“鸡娃”的父母的焦虑感更加严重,更加相信名校和“学区房”的魔力。
这种预期,对学区房市场会起到什么作用?不言而喻。
总结:
“教育集团化”、“多校划片”、“六年一学位”、“双减”这些都是既定的教育*策,针对的就是教育资源的疏解,但实际执行中因为种种原因动作走样变形,因此见效会很慢(应该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短期内学区房的价值不会瓦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