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之后再陷买房难题对话海清心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1.html

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一头散乱的长发随意扎起,穿着外卖员显眼的橙色工作服,骑着一辆黑色的 车,穿梭在上海的弄堂小巷之间……当演员海清以这样的造型出现在新剧《心居》中时,就像是真实日常生活中出现在街头的外卖员一般,忙碌又朴素,没有了半点前往作品中干练又精致的“虎妈”形象的影子。

《心居》剧照

随着电视剧《心居》开播以来,海清的演技成为了网友热议的话题。不管是站在抢救室门口,面对剧中丈夫的突然去世,没有一滴眼泪却用轻微的颤抖和惊愕的眼神,将内心的苦楚体现出来;还是后来与夫家亲人对峙争吵,紧咬牙关不让自己流泪后,眼角划过的一滴泪珠……可以说,海清将外地媳妇冯晓琴这一人物的辛酸又曲折的人生历程,演得让观众揪心不已。

《心居》剧照

“我蛮喜欢冯晓琴的,她很合适有句台词‘打不死的小强’,很像女超人,特别烟火气。”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海清表露出对于角色的喜爱与敬佩。时隔十余年,再次出演一个陷入于“买房”难题的影视剧,她有过犹豫和拒绝。最终,在导演滕华涛邀请和对于剧本的认可后,她接下了“冯晓琴”这一角色。故事虽围绕着“买房”展开,但《心居》中所讲述的,是以“冯晓琴”为代表的芸芸众生,在生活泥沼中孜孜不倦努力的故事。

再遇“买房”难题“冯晓琴像打不死的小强”

无论是剧名《心居》,还是外地媳妇的人物设定,以及剧中绕不开的“买房”难题,都极易让观众联想到当年,创下收视历史新高的《蜗居》。所以海清直言,一开始的确没有那么想接。

“我会有一个顾虑。”海清提到了那部在十余年前大火的《蜗居》,同样是讲的关于“买房”的故事。“我会觉得,在买房子这一点上会有重复。虽然很多地方还是不一样,但两部都是外地女人到上海去买房子,在上海打拼。”而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海清也说过,“冯晓琴”于她而言是比较熟悉的角色,没有太多的新鲜感,就像在玩相同的游戏。

《心居》剧照

其实,不光是“买房”的设定,海清出演过不少广义上的家庭剧,且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和话题热度,一度让她得到了“国民媳妇”的称号。可细究之下,也能发现每部剧的聚焦的社会议题和所要表达内核的差别。譬如,《媳妇的美好时代》探讨了当代都市家庭的婆媳关系,《小欢喜》则展现了都市高考家庭的教育现状。

“《心居》这部戏,剧情设置是我前面以前没有碰到过的。冯晓琴跟大姑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如此强烈,还有跟丈夫一大家子的关系,很多时候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戏剧张力是非常强的。”此外,该剧也是导演滕华涛时隔多年回归小荧幕的、极有诚意的作品。“剧本也是在我看到很多作品里边非常扎实的一个,也非常吸引我。”于是,呈现在剧中,有了现在的“冯晓琴”。

哪怕出演过众多经典的荧幕形象,在海清看来,冯晓琴也是独特而积极的。在采访时,海清多次表露出了对该角色的欣赏和敬佩之意。“我蛮喜欢冯晓琴的,她很合适有句台词‘打不死的小强’,很像女超人,特别烟火气。”

其实,在普罗大众的心中,冯晓琴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悲情又凄惨的。丧夫、买房、创业……种种难题积压在一个中年女人的身上,逼着她扛下生活的重担。可同时对于演员来说,这样的角色展现了更多表演的可能。“她没有剧本的光环,没有那些荣耀、奇迹,就是实打实把你摔到泥土里。老公死了、房子买不起、孩子要上学、家里面还一堆事情。相对来说,这样的角色更吸引我,演起来层次感会更强一些,真的是需要靠你一场一场戏去拼下来,让观众相信,冯晓琴就是在一步步往上走,而不是先天的剧本架构。”

往返菜市场与广场之间“最喜欢送外卖的戏”

在拍摄《心居》的期间,海清曾自创了一个“绕口令”,讲的内容就是“大菜场,小菜场、菜市场、广场”,因为在这短短十余字中,几乎涵盖了她在拍摄这部剧的大多场景。镜头中,海清穿着橙色显眼的外卖员服装,戴着笨重的头盔,骑着 穿行在沪上的三街六巷里,或者奔跑在老旧小区的楼梯中,神色匆忙地送出手中的外卖。

海清说,有时拍一天外卖的戏,楼上楼下跑,第二天都抬不起腿来。但她特别喜欢送外卖的戏,为了能拍好,她经常在街上观察外卖员,并将他们的辛苦尽收眼底。“他们拿东西、跑步的姿势,都是我要学习的。那个很难看的跑步姿势啊,我用在戏里面很真实。我很喜欢这样骑着 车满大街跑的角色,比在办公室里的角色更吸引我,因为这些角色就好像我们自己一样。”

在网友热议的剧情中,冯晓琴因丧偶失去经济来源,所以当了8年全职妈妈后,又复出打工送外卖。但同时,还要兼顾照顾老人与孩子的事宜,哪怕在送外卖时出了轻微车祸事故,却被家人责怪没有及时接送孩子。难怪连网友也感慨,“海清演的冯晓琴也太难了”。

在海清的讲述中,在拍摄当外卖员的戏份时,还有许多难忘的回忆。譬如,冯晓琴在送外卖的间隙中挤出时间吃盒饭的场面,就被不少网友评价“十分真实”。海清也正好讲到了这场戏背后的拍摄点滴,还说这是她“吃得最香的一盒饭”。

“那天正好下雨,我也是一天奔波拍摄没有吃饭,饿得前心贴后背。正好剧组给我准备了冯晓琴的盒饭,我觉得这是我在组里吃得最香的一顿盒饭。其实盒饭里就是豆角和西红柿,但我吃得好香啊。我把那些菜都吃完了,导演喊停,我还在吃。”且有时候,哪怕收工了,海清也穿着送外卖的服装,希望能尽可能把它穿得脏一点旧一点。

从《蜗居》到《心居》“房子重要,但没那么重要”

从《蜗居》中四处筹款、渴求买下一套房子的海萍;到《心居》中迫切地想要上海、在沪上安家立命的冯晓琴;倘若还要算上《安家》中希望用买房避免婆媳矛盾的宫蓓蓓,在海清出演的角色中,已有三个人物与“买房”较起劲了。

说起这些有着“买房”执念,操劳半生只为有个安身之所的角色,海清表示其实能够感同身受,也更能理解角色的境遇。“谁不为生活算计呢?”当外地人来到一座大都市,想要在其中找到立足之地,这是无可厚非的。

《心居》剧照

“我当年拍蜗居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很少有人是海藻,但大部分是海萍。我可能比较钟情于这样的角色,人物性格是多面的,有自私,有阳光,有乐于助人,有犯错。我喜欢这样比较真实的,而不是那种自带高光自带光环的角色。”

同样,海清对于冯晓琴的欣赏和喜欢,也来源这种真实,在她想来,其实很多人都是冯晓琴罢了“我不觉得冯晓琴卑微,也不觉得要低着头去看她。”甚至有时候,海清也询问道自己,易地而处,自己在经历人生低谷后是否能够翻身。又是否能像冯晓琴一样,到 摆脱命运之悲活得风生水起。“在很大程度上我是佩服她的,我知道女人干外卖不容易。我很尊敬也很敬佩这样努力生活的人,我觉得冯晓琴是值得尊敬的……对于人生给的这个大考,冯晓琴给了很好的答案,她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

出演了如此多关于“买房”的人物,经历了不少因“安家”所衍生的人生故事,在海清看来,房子其实重要,但也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人们的心,到底是住在房子里,还是住在哪里。

“我觉得心居这个名字非常好,是心安定的居所。有的时候就算有了家,但在里边心依然不安,这个家也不是家。而是要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找到自己的价值。”海清说到,冯晓琴恰恰在很长一段时间丢掉了自我,但到 ,她也收获了“心之所居”。“当她发现有些老人需要她的帮助了,她把开养老院这件事情做得既有社会效益又有个人利益。当这两个利益结合得特别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冯晓琴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转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1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苏ICP备1300363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