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女大学生服*自杀那些一心求死的孩子,
父母的嘴,有时候像花,有时候像刀。
既能为孩子的成长之路铺满花香,也能将孩子的内心扎得千疮百孔。
——鹿妈
作者
宋清辞
前几天,济南大学一名女生在宿舍里悄悄喝下*药,自杀身亡。
随后,女孩在QQ空间的一封遗书被发现。几千字长文,诉说着这些年女孩被亲生父亲折磨的种种过往。
小时候,她害怕碰水,不敢洗头,父亲上来就是一巴掌,她的鼻子瞬间哗啦啦流血。
初中搬家,女孩在洗澡时不小心撞到了浴室里面剩下的装修架,划破了脚,流了一屋子的血。
父亲见状,只是冷漠地说:“怎么不把你的脚割断?”为此父亲甚至好几天没和她说话。
于是以后受伤,她再也不敢和别人说。
高三时早恋,父亲知道后,没有了解,没有询问,甚至没有坐下与她好好谈谈。
只是凶恶地骂她:“你是婊子,你是贱人,你是妓女。”
那一年,她一直战战兢兢,怀疑自己,高考成绩也一落千丈。
父亲会莫名其妙骂她,会在校门口打她,还会突然发了疯地剪她头发。
父亲不让她考研,并以断绝关系威胁她:“你爱怎样就怎样,以后别和我有来往!”
“爸爸”这个原本温馨亲切的称呼,在女孩的心里,早已变成了恐怖的代名词。
“求求你们了,不要救我,我鼓起勇气结束生命,想再结束一次是很困难的事。”“我爸爸太凶了,要是没死成,怕是又要骂我了吧。”
父亲对女孩的语言暴力和精神控制,就像一场永远无法逃脱的凌迟,把女孩一步步推入绝境。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悲剧不是个例。
我们见过一个又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日复一日地贬低、打压、无视,然后逐渐枯萎,丧失自信。
语言,是世界上最伤人的利器。
那些大人看起来无关痛痒的指责和谩骂,在孩子心里,就像一个千金巨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那一年,孩子3岁,刚上幼儿园。
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她不愿离开妈妈,哭闹不止。
妈妈站在一旁,安慰了半晌,但孩子依旧啼哭,死死拽住妈妈的衣角。
于是,妈妈威胁说:“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孩子不相信,依旧拽着妈妈的衣服哭的泪水涟涟。
妈妈看着周围开开心心走进幼儿园大门的孩子,又看看自己的孩子,烦躁地说:
“别的孩子都能去,就你不能去?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惊恐万分,终于是抽噎着放开了妈妈的衣角,但泪水在心里流淌。
那一刻,是你亲手用威胁,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你这样对得起我吗?”
那一年,孩子6岁,上了小学一年级。
上学的前一天,妈妈把孩子叫到自己跟前说:
“我们家很穷,爸爸妈妈是砸锅卖铁供你上学的,你可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对得起我们啊。”
孩子乖乖地点了点头,同时,她幼小的心变得十分沉重:
“那如果我不好好学习,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是不是就不喜欢我了?”
为了对得起父母,孩子努力读书,争取每一次考试都拿第一。
她害怕考试失败,觉得对不起父母的辛苦;她不敢让父母找家教辅导,觉得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
她更加不敢说自己的梦想,因为害怕让父母失望。
她收起了属于孩子所有的锋芒,只求做一个在父母面前懂事能干的“乖孩子”。
那一刻,是你亲手用枷锁,困住了孩子的真实情感和需求。
“别人比你厉害多了”
那一年,孩子10岁,上四年级。
他学习成绩很好,数学考试经常考到满分。
他很高兴,放学后开开心心把卷子拿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考了满分,厉害吧。”
妈妈瞥了一眼卷子,不以为意:“你这很正常,别人比你厉害的多了去了。”
孩子原本上扬的嘴角渐渐耷拉下来。
第二次,孩子考试又得了满分,他战战兢兢地把卷子拿给妈妈看。
妈妈还是那句话:“别骄傲,人家XXX比你更好。”
听到这话,孩子又默默低下了头。
后来第三次、第四次,孩子不管考了多少分,都会把卷子默默收在书包里,再也不愿拿出来了。
“别人家的孩子”,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孩子原本自信积极的心上,让他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那一刻,是你亲手用攀比,击溃了孩子的自信。
“不是你还能是谁?”
那一年,孩子14岁,上初二。
她的父母开了一家零售店,爸爸发现店里总是丢失十块二十块的钱。
于是,孩子就成了“犯罪嫌疑人”,被爸爸拉到店里,抡起棍子就往她身上打。
“不是你还能是谁?”“做出这样的事情,读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孩子一边哭一边摇头:“我没有,我不是小偷。”
但父亲一句也不相信,继续用棍棒抽打她,用语言咒骂她。
终于,孩子禁不住疼痛,承认了自己“偷钱”。
可就在转身之后,她写下了一封遗书,从5楼一跃而下。
遗书中她写道:“爸妈,你们为什么不肯相信我,我没有偷,我恨你们……”
那一刻,是你亲手用怀疑,摧毁了孩子的信任。
“你就是个废物!”
那一年,孩子15岁,上初三。
青春期的她学习不错,只是性格有些内向,不爱说话。
妈妈便冷嘲热讽:“性格这么差,谁愿意跟你玩?你迟早是个废物。”
有一次,爱美的她穿了一件没有过膝的短裤,十分开心。
妈妈见到了,指着她的鼻子说:“你发什么骚?”
还有一次,在楼下遇到男同学,多说了两句话。
妈妈就骂:“你这个贱货,不要脸。”
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都被“废物”、“垃圾”、“畜牲”这样的词笼罩着,她抬不起头。
即使努力抬起,天空也只有一片阴霾。
于是,孩子想到的,只有离开和死亡。
那一刻,是你亲口用咒骂,磨灭了孩子的自尊。
“你怎么干什么都不行!”
那一年,孩子18岁,复读高三。
这天,他和朋友们打完篮球,背上书包往家走,这是他在连续熬夜一个星期之后的第一次放松。
走过转角,妈妈一见到他满身是汗的篮球服,立刻破口大骂:
“小兔崽子,还敢打篮球,成绩都差成什么样子了?”“你说说你,上次期末考年纪名,干什么都不行。”
他没有理会,想去洗个澡,再学一会儿。
妈妈一把扯住他,一边用衣架打他,一边继续打击他:
“干啥啥不行,偷懒第一名。你都烂到骨子里了!”
孩子终于忍不住,转过身大声说:
“我小学的时候,百米跑第一,你看到过吗?我初中的时候当过优秀班干部,你看到过吗?我高一的时候,篮球比赛第一名你看到了吗?成绩,成绩,成绩!我的努力,你看到了吗?”
然后,在高三期末考刚刚结束的第三天,他从19楼跳了下去,留下母亲趴在窗台上绝望大哭。
那一刻,是你亲手用否定,埋葬了孩子的希望。
他们不愁吃穿,惟独缺少阳光和爱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父母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都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纪录片《语言暴力的伤害》聚焦了几名看守所的少年犯。
回溯他们的童年,无一例外都是被语言暴力所包围。
然后,孩子就真的变成了废物,变成了猪脑子,甚至去寻死。
而聪明的家长,却懂得用温暖地话语,感化一个孩子。
电影《佐贺的超级阿嬷》中,主角德永昭广父亲早逝,只能由阿嬷扶养长大。
他们很穷,穷得几乎吃不起饭,只能在菜场捡烂掉的西红柿。
可阿嬷说:“这是咱家超级市场,不仅免费,还送货上门呢!”
昭广长大了,会为一些事情难过。
阿嬷便宽慰他:“晚上不要谈论难过的事情,无论多难过的事情,到了白天就没什么大不了了。”
阿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一笑,旁边的人也跟着笑了。”
或许阿嬷没有办法给昭广提供很好的物质条件,但她却用充盈的爱与阳光,浇灌着孩子长大,使他成为了一个自信阳、友善助人的人。
周国平写过一句话,令我感触很深:
“家里的花自杀了,遗书写道:一生不愁吃穿,唯独缺少阳光和爱。”
每一个丧失希望的孩子,原本都能成为一个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好孩子。
只是许多父母,用日复一日的语言暴力,一点一点把他们身上斗志消磨掉,自尊打击掉,希望摧毁掉。
这些尖锐的话语,就像一根根钢刺,一下下扎在孩子脆弱的皮肉上,扎得他们浑身是洞,血流不止,可父母自己却浑然不觉。
美国思想家艾默生说: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与榜样的力量。”
要想孩子优秀,首先要自查自己是否优秀;想要孩子阳光,先要自查自己是否阳光。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渴望爱与关怀。
所以,当我们长大,有幸为人父母,别忘了把我们曾经最渴望的,传递到孩子身上。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记住这句话:“一朵花刚开,别评价,静静让它长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