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关注吃口鲜不必上山菜场已大量上
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80426/6532940_0.shtml又是一年春来到,近日春菜陆续上市,为餐桌带来“春天的味道”。但不少市民朋友仍爱变身“挖菜族”,在公园或山野绿地内采摘野菜带回家食用。上山“打野”成为热潮,野葱、野菜都是网友们眼里挖到的宝贝。上山摘野菜,在年轻人中越来越火“太多了,摘不完。”近期,小红书上有网友晒出在贵阳中菁加油站找蕨菜的攻略,引无数年轻人跟帖。3月18日,记者走进中菁乡,体验了一把野菜之旅。真的有很多人上山摘蕨菜吗?晨起,记者询问村民杨大爷,他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现象,他说:“阳光好的时候,每天都有人来挖折耳根和蕨菜。特别是这几天,都是年轻人一堆堆地来。”指着自家院后的树林介绍,“林子里面有野葱和蕨菜,但是要进去深点,近的都被摘完了。”市民胡女士亦是被网上分享的图文攻略所吸引。近日,趁着周末有空,她和好友相约到中菁乡摘蕨菜。晨起一早,随着一波又一波人上山,胡女士感慨,“小红书推送的地方果然没错。”“天气变暖以后,每天都会收到摘蕨菜挖折耳根的视频推送,成片的感觉真的让人心痒。”胡女士说,她周三就和朋友约好了上山摘野菜。刚上山没多久,胡女士就陆续发现空旷的田野有很多折耳根和蒿菜,看见有年轻人蹲在地上“挖啊挖”,胡女士拿出小铲子也加入了挖折耳根的大军中,“很嫩,就是土有点干,有点难挖。”“这是我第一次来摘野菜,我也就只认识折耳根和蕨菜,像蒿菜这个我是不知道怎么吃的,都是边问边取经。”胡女士笑称自己缺乏经验,但是更享受寻找的过程。一位年轻网友告诉记者,进山“打野”是一种乐趣,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乡村风景,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体验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挖到的野菜还可以带回家吃,味道比市场上售卖的香多了。”菜市场上新“春菜”,价格相对稳定3月19日,记者走进农贸市场,只见整齐的摊位一字排开,各家摊位前摆满了色彩斑斓的蔬菜瓜果,甚是好看。作为时令“春菜”的野葱、折耳根、蚕豆、甜蕨、椿菜等蔬菜都被摊主摆在了显眼位置。在菜市场进口处的一个档口前,记者看到了新鲜的椿菜、甜蕨。摊主黄老板告诉记者,“今年的椿菜价格在20元一斤,甜蕨3元一把,枸杞叶也只售几元一斤。”“卖得最好的还是甜蕨和椿菜,今年的椿菜价格对比去年下降很多。”摊主黄老板说。当问及上市的时间时,黄老板表示,早在一个月前便已陆续上市,将会持续售卖至4月中旬左右,目前是市场价格最稳定的阶段。另一蔬菜摊老板说,“今年的春菜价格走低,蔬菜相对于去年很好卖。”谈及今年的椿菜价格为何如此低时,摊主表示,供应更多,价格也相对降低。在生鲜超市,记者在蔬菜档口看到了蚕豆、蕨菜、苋菜等身影,“胡豆3.98元/g,折耳根7.98元/g,辣菜5.98元/g。”明码标价的号码牌上,满载餐桌上的春天味道。“价格不贵,想吃就超市买一把就可以吃一顿。”市民覃先生说。野菜好吃,但要谨慎食用山间挖些野菜,回家烹饪一番,鲜嫩清香的味道仿佛把春天衔在了口中。不过,在大家细细品味美味野菜之际,一定要注意野菜食用的安全性。事实上,大部分野菜虽是自然生长的,但并不算绿色食品。长在公路、工厂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在野菜叶片表面沉积,长在公园、绿化带等地的野菜也可能喷洒过农药等,食用并不安全。省内专家表示,虽然很多野菜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含量比栽培的蔬菜高,但因为野菜比较苦,且存在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大家在食用前会先浸泡、焯水,而经过处理后,野菜本身的营养物质也会流失,营养价值并不见得就比普通蔬菜高。加上野菜内草酸、生物碱的含量比较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野菜并不存在营养上的优势。另外,春季的野菜大多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多数野菜属于寒凉食物,脾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值得注意的是,采摘和购买野菜,不认识外形、不了解来源的野菜,也尽量不要吃,以避免误食有毒植物和受到污染的野菜。一些野菜有微毒,需要经过煮、浸泡的方式去毒,一定要认真处理好后再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梓颜编辑李娟二审刘思博三审闵捷
上一篇文章: 小菜场彰显大民生沪上这些菜场让买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