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夫妇的爱情她从菜摊得知失散54年丈夫

这是年3月25日,河南信阳。

三月的早上还有些许寒意,太阳刚升起来不久,晨光洒在一片枯*翻绿的草地上,四下生机勃勃,新县早已从沉睡中醒了过来。

突然间,巷子里传来一阵鞭炮声,顺着这声音寻去方才知,原来是这赵家喜事临门。只见那院内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仔细一问才知,原来是要举行一场不一样的婚礼。

这场婚礼的主角,新郎名为赵基生,82岁;新娘名为蒋红英,77岁。

一场夕阳婚姻,老人家用尽一生才走到一起的背后,到底拼凑着怎样的悲欢离合?

01初识于危难之间

年7月,信阳新县革命根据地收纳了一名年仅11岁的小红*,登记员赵基生清楚地记得,她的名字叫做蒋红英,是一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小女孩。

而在此之前,她是一个无路可走的在逃童养媳。

蒋红英,年出生于工人运动如火如荼的上海,在她生命的前十年里,苦日子平静无波,贫民窟女孩是她与生俱来的标签。

上海工人运动

直到十年后,时代的一颗石子投入无波的湖水,激起片片涟漪,她的生活开始动荡不安,人生轨迹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那是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变,他大肆捕杀革命*人,上海笼罩在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下。小小的蒋红英并不懂得*治和社会,她只有无尽的恐慌。

眼见生计无望,蒋父带着一家老小逃离上海,几经辗转, 投靠在不甚宽裕的舅老爷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因为一大家人拖儿带女,生活难以为继。蒋母万般无奈下,便把10岁的女儿蒋红英送到了同村陈家为童养媳,而陈家小子年仅9岁。

陈家家境殷实,对蒋红英甚是看不起,自进门那日起,便当她是个粗使的丫鬟,打得也骂得。蒋红英小小年纪,承受了无数欺凌和折磨,她苦不堪言,忍无可忍。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那便在沉默中灭亡。

直到有一天,蒋红英趁着公婆不注意便飞奔回家,对母亲一阵哭诉后表示,自己再也不想回到陈家忍受那样的日子。

看着自家年幼的闺女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蒋母心如刀割,两人抱头痛哭,涕泪横流。世道吃人啊,十岁的小女孩每日都在苦海中挣扎地活下去,而且,她只是想要活着而已。

眼见陈家欺人太甚,蒋母心下一横,她就算要饭也不会再把闺女给别人家当牛做马。就这样,两个人逃离了故土,几经坎坷,一路上颠沛流离,要饭过活。

大别山

一年后,她们来到了大别山新县箭厂合乡。

新县民风淳朴,加上革命力量的发展,母女俩便在此定居下来。慢慢地,蒋红英在新县一群哥哥姐姐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各种农民赤卫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就这样,如前文所述,年,蒋红英正式成为了一名小红*。

因为蒋红英只有11岁,在部队里面年龄尚小,她只能做宣传员之类的工作。穿插在各部队之间传话的她像个小妹妹一样,大家都喜欢跟她一起玩。

一来二去,她也就慢慢认识了跟她年纪相仿的赵基生。那年,赵基生16岁,识文断字,上过学堂,是首长身边颇为得力的小接班人。

据后来回忆,赵基生说,那个时候,她总是来首长那里传达各种指示,加上自己给她登记了入伍信息,所以也是颇有印象。

年龄会产生代沟,但也会拉近同一层次的距离。两个年轻的孩子在革命区成为了彼此相熟的朋友,他们无话不谈,时刻分享着内心的想法,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随着蒋介石对大别山革命区的攻打势头愈发猛烈,蒋红英传递的情报也越来越重要。她时常会离开根据地,穿梭在山林间,小镇上,联络一些革命者,并给他们传达*的指示。

后来,考虑到蒋英红一个小女孩传递情报很是危险,根据地的首长让赵基生和她假扮夫妻,两个人一起在围剿中传递情报,并且能够迷惑敌人,互相照应。

从此,在大别山的山林小路间,他俩时常手挽扶持,满面稚气,像极了回娘家的小夫妻。而在这样的掩人耳目下,他们完成了很多次重要情报的传递工作,为革命区的战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年少不知情滋味,两相扶持,日久生情。最终二人还是在日复一日的大别山小山路上确定终生,不离不弃。

02失散于战火之中

一场大雨过后,信阳初春的树上,许多枝条疯一般的长出来,风里夹杂着的泥土和火药的味道扑鼻而来。赵基生猛吸一口气,他心想,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概就是这样的场景吧。

这两年,随着新县的革命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正面作战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留给他跟蒋红英在一起的时间好像很少了。

记得不久前11*刚编入红四方面*,他要上前线作战。那天早上也是这样的场景,充斥耳鼻的泥土味,吐出嫩芽的柳枝,以及自己眼前满目担心的女孩。

赵基生答应蒋红英,从前线回来,就跟她结婚。

时间一晃几年过去,赵基生22岁了,鲜衣怒马的少年每日厮杀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因为冲锋在前,屡立*功,他被提拔为红25*的少年团长。

在他的心里,这些战绩都来自于他对革命至高无上的信仰,他坚信*会实现自己当年和蒋红英憧憬过的未来。

狼烟战火不断,年,当革命区的红色旗帜随风飘扬的时候,又是一个春天。赵基生回来了,回来娶蒋红英过门。

就这样,在新枝吐芽的柳树下,在风吹旗飘的蓝天下,在亲如兄妹的同志们见证下,赵基生和蒋红英二人喜结连理。

17岁的她嫁给了22岁的他,婚礼朴素,却是二人这一辈子真正牵绊的开始。

然而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战事吃紧,二人新婚一月有余,蒋介石又一次调集兵力开始攻打革命区。

30万敌*逼近,我*主力部队紧急撤离,而赵基生和蒋红英两人都随部队留在了大别山抗击敌人。

家国大义面前,儿女情长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这场对抗持续良久,年,赵基生在与敌人的周旋中不幸身受重伤。面对敌人的穷追不舍,无奈之下,战友们只能把昏迷不醒的他安置在老乡的家里,然后前去引开敌人。

而此时的蒋红英也面临着生死考验。她根据上级指示冒险递送情报,结果在靠近敌占区的路上遇到了一股国民*搜查小分队。

怀揣着情报字条的蒋红英无处可躲,眼见敌人走了过来,为了不让情报泄露,她来不及多想就将纸条塞进嘴里吞了下去。

然后她强忍镇定下来,装作无事一般继续向前走去。

果然,敌人拦住了她,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盘问,对于一个孤身一人出现在敌占区附近的女人,在草木皆兵的敌人眼里,蒋红英淳朴而又不卑不亢的态度引起了他们的高度怀疑。

马上,他们对她进行搜身,蒋红英拼命挣扎不过,慌乱之中,气急败坏的敌人将她的腿部刺伤并离开了,剧痛之下,蒋红英慢慢昏了过去。

因失血过多,她的意识早已模糊,她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然而等她再次醒来时,自己已经身处一处村落。老乡告诉她,是他砍柴看到昏迷的她然后救回来的,她的伤势很重,必须留下治病,要不然会丧命的。

就这样,夫妇二人都从*门关走了一遭,然后失去了联系。谁承想,就是这一次失散,二人竟错过了一辈子。

命运善变,有缘之人需得珍惜,有些人一旦错过,或许真的会成为一辈子的伤痛。

在村民家疗伤的蒋红英每日都在担忧中度过,她想知道赵基生的下落,想知道部队的行*消息。伤好之后,她就踏上了寻找大部队的道路,然而始终无果。

那年,蒋红英19岁。

一个19岁的少女,生于贫民窟,逃避战争寄人篱下,10岁成为童养媳,饱受折磨和苦楚,17岁结婚,曾遇生死之际,与家人失散流浪,孤身一人,几经辗转。

终于,行至汉口,她遇到了和部队走散的母亲,像当年 次出逃一样,二人抱头痛哭,所有的委屈都在那一刻化为了与母亲的拥抱和号啕。

蒋母不愿自己的女儿再次踏入枪林弹雨,于是在得知她还在寻找大部队时,说什么也不同意让她离开。

眼见没有*队的消息,蒋红英也就慢慢打消了这样的念头。但她的内心,时刻都在牵挂着自己的丈夫。

自那日赵基生被老乡救下来之后,他也失去了和大部队的联络,成为了红*失散人员。部队去了哪里?妻子她还好吗?怎样去找到他们?疗伤期间,赵基生每日都在打听这些消息。

茫茫人海,新婚只有一月却被迫分隔两地,彼此了无音讯,这实在是人生最痛苦不过的事情了。

时代的一粒沙子,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对他们而言,这座大山真是用尽了毕生才得以逾越。

03相聚于缘分之内

时间一天天过去,蒋母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自己闺女一个人发呆,目光追及的方向是北边,是赵基生的方向。

她想起前几天自己又说起让她改嫁的事情,心下一阵发愁。这么几年过去了,一个没有半点消息的人如何等得起?难道真的要等下去,这辈子就等下去不成?

蒋红英心里清楚,她明白母亲是想让自己有个依靠。她日复一日的在心里期盼,尚存一丝相逢的希望,但眼见母亲身体大不如前,丈夫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加上南京战火日益漫天,情势逼人。

那便顺了母亲的愿,那便嫁了吧。

就这样,年,蒋红英嫁给了一个名为张聚缘的南京工人。这一次,没有了令人脸红心跳的甜美恋爱,两人乱世相逢,搭伴生活罢了。

因为张聚缘的老家在河南,加上南京近年来很是不太平,所以二人说定后就前往河南老家结婚。当蒋红英又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过往种种如电影版在眼前放映,给她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物是人非,眼前人早已不再。

她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张聚缘性格好,待她也很好,加上后来有了固定的工作,两人相敬如宾,勤劳耕作,小日子也算美满。

当蒋红英掩埋过去深藏于心的时候,她怎么也想不到,丈夫赵基生也面临着同样的抉择。原来自从他那日离开老乡家后,苦寻大部队未果,无奈下他便回了老家。

在老家的时候,父母时常催促自己娶妻生子,不问过往。

赵基生死活不肯。

时间是一剂良药,可以吞噬所有的伤口,然后将其恢复,只是留下曾经受伤的疤痕,以此来时常警示世人不要忘记过去和曾经。

几年过去,赵基生动摇、怀疑、 失望,看着日益焦急的父母,他最终选择了妥协,和一位年纪相仿的女子结婚生子,过完半生。

就这样,当初春的柳枝年复一年的长出嫩芽,革命的硝烟日益消散,泥土里的味道愈发清香,红*团长夫妇的故事似乎永远都被淹没了。

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那天,举国欢庆。不久后,他联络到原来的战友,出具了证明材料,恢复了自己老团长的身份,远近闻名。

在*府的倡导下,他时常跟周围人讲述当年艰苦的战斗故事,教导他们,和平来之不易,后辈必当珍惜。

眨眼间就讲了许多年了,老人每逢讲完故事的傍晚,喜欢坐在巷口的街道旁,夕阳正好,风轻轻吹过,他总恍惚间想起自己16岁时,和蒋红英畅谈过的未来。

这个世界上,或许没有人会忘记自己在生死之间遇到的真爱,哪怕失散了半生。

蒋红英一直都记得。

年某天早上,郑州家属楼如往常一样寂静,铁门口走出来一个人,多年过去,昔日的小姑娘已经变成了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妇。

蒋红英习惯性的跟周边的邻居打招呼,热情依旧,但又比张聚缘去世前更加孤独了。

她照例前往岗坡路菜场买菜,刚到菜场门口就看到一家新开的咸菜店,她想,或许看看有没有可以用得上的,于是便来到了店里。

店主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小姑娘,店面十分整洁有序,标价也很合理。攀谈之间,她听闻小姑娘说自己是大别山人,姓赵,刚来这菜场开店不久。

蒋红英心下一阵疑惑,突然就心跳加快,心底出现一个大胆的想法。她又问道:“姑娘,你是大别山,新县人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蒋红英强忍失措,再三追问,直到她听到那个小姑娘说自己的爷爷是老红*团长,叫“赵基生”。

“赵基生”。听到这三个字,蒋红英喃喃道,脸上的神色变得古怪。沉浮大半生,她久经世事,却还是会在听到他的名字时慌乱无措。

半晌后,她颤颤说道:“你回去问问你爷爷,可还记得一个叫蒋红英的人吗?”

说罢,她便两手空空慢慢离开了菜场,早上的太阳刚刚升起,照进这万家烟火的摊贩,拉长了蒋红英的影子。

你也记得,他又怎么会不记得呢?

就这样,新婚半月后失散了54年的丈夫,在54年后离她不到50米的咸菜店,命运又一次将他带到了自己的身边。

那日,他在当年送别的革命老区等她,秋天的风很温和,阳光也不刺眼,大雨过后,泥土里还会是一股熟悉的清香。

半生蹉跎,多年未见的故人满目沟壑,那是岁月留下的影子。两个老人握着手,她满眼欢喜,他满目心疼。

54年的久别重逢,二人饱受相思之苦,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看着两个老人的身影,加上双方孤身一人,赵家儿孙商量后,想着撮合爷爷和蒋奶奶一起相伴度过余生。

就这样,年3月25日,在初升的太阳下,在所有人祝福中,二位老人再一次牵手踏入晚年的婚姻殿堂。

其实对他们来说,这或许早已经不算是婚姻了,而是对这一生牵绊的弥补和从此相伴的承诺。

这桑榆晚景感人肺腑,唏嘘半生才换来这美好的结局,倒让人真真切切觉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7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苏ICP备1300363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