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长沙作为丨天心区青园街道首善

                            

历史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指示着未来的方向。

*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省*府驻地和天心区区治驻地的青园街道,以环境优美、干部 、服务优质、业绩优异的“首善”作为追求,逐梦前行。

十年来,在*建引领下,青园街道上下在百舸争流中劈波斩浪,在千帆竞发中勇立潮头,在历史的洪流中一往无前,书写了一个个值得铭记的篇章……

十年,如果用三个字来展示新青园,这些字该有怎样的承载与荣光?青园街道*工委书记张毅说,可以透过首善街区的“首”、基层*建的“强”、项目建设的“能”,来诠释青园街道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图景。

字字鉴春秋,字字融梦想。

“省府客厅”新青园,拔节生长。

(“首善街区”青园街道拔节生长。郑孟摄)

“首”——“首善之区”款款来

青园故事

广州来的刘焕,一直犹豫着是否把家安在青园街道,直到表姐开车带她在青园转了好几圈,她才下定决心落户青园。

“以前表姐说青园街道是‘首善之区’,环境好、品质优,我不相信,这次去了公园、学校、菜场、商超,我就喜欢上这里了。”刘焕说。

宽敞整洁的马路、靓丽舒适的公园、推窗可见的蓝天、越来越强的幸福感……青园十年,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省府客厅”青园的颜值、内涵的提升。

说文解字

“首善”,形容 的。首善之区,就是指 的地方。

青园十年,积极践行这二字。

——环境提质再提质。整个街区环境,从年起,聘请服务外包公司,配合环卫,对整个街区的环境卫生进行大整治、大清理、全方位保洁;对辖区内小街小巷进行精细化整治和品质提升行动,“千人大扫除”“环境大提升”等系列活动,蓝天保卫战、垃圾分类等举措常态化开展,解决脏乱差、创建洁齐美。

——老旧小区靓丽再靓丽。年以来,先后对电视机厂北院、南院, 厂小区,宾佳乐公寓等老旧小区进行了提质改造。改造后的小区,楼栋整洁美观、绿化环境优美、停车规范有序,小区居民获得感大大提升。

“这几年经济压力这么大,*府还想着帮我们改善居住环境,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有这样的阳光雨露啊。”电视机厂南院小区的住户张杏春感慨。

——民生项目持续“加码”。去年,投资多万元打造的青园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始营业,中心内可提供日间照料、相关活动的开展,并配套相关养生辅助器材等,为辖区老年人群提供一个舒心的“港湾”。

年8月,青园教育集团友谊校区在青园街道全新起航,宣告着青园的教育资源再增中坚力量,青园小学万芙校区、青园小学友谊校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特困群众帮扶不遗余力。街道始终“以人为本”,聚焦解决民生实事,去年,发放特殊救助55.8万元,帮扶特殊困难对象77户……

“在青园,幸福感很强。”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这样的感受。有数据佐证,年,青园街道热线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达到%。

“强”——*建引领的红色热土

青园故事

位于井湾子社区的 厂小区年迎来老旧小区提质改造项目。怎么改?重点突出哪些地方?井湾子社区联合 厂小区*支部,注入*员力量,多次商讨,总算敲定了方案。

说文解字

*建强,则青园强。

近年来,青园街道让*旗高高飘扬,以*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让红色基因浸润整个青园。

——长沙市 “两新”综合*委宣告成立。去年底,街道按照“有机构、有班子、有队伍、有经费、有制度”的要求,探索新时代两新*建新路子、新模式。

该两新综合*委成立以来,通过实施“项目、需求、服务”三张清单模式,拿出了5大类27项共享资源,每月由*员提前在手机上“点单”,*组织后期根据需求“接单”,确定组织生活主题菜单,个性化定制化服务让两新*建“活起来”。

——区域化*建聚焦“小切口”问题解决。因特殊的地理位置,青园街道辖区有厅局级单位50余家、总部企业30余家,如何发挥好区域化*建联建共建效应?青园的做法是以“小切口”*建为指引,既牵手合作又携手同行。

(青园街道常态化开展区域化*建联席会议。青园街道办事处供图)

年6月,23位驻街单位*组织负责人分别被聘任为青园街道*工委、各社区*委(总支)兼职委员,担当共驻共建核心团队力量,当年就实施了40余个共建项目。今年,更是参与了街道多个“小切口”*建、小区*群服务中心建设等共建项目。

——“红色物业联盟”解决小区精细化治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对小区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年初,青园街道*工委发起在4个社区成立红色物业联盟,33个物业服务企业以会员单位的形式加入到联盟中,建立物业联盟理事会、红色物业联盟联合*支部。

物业联盟定期召开会议,就高空抛物、电梯老化、邻里矛盾、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电信诈骗等实际问题进行探讨、解决,助力矛盾不出小区。

——打造“书记听我说”金牌*建项目。“书记下网格、进小区、入楼宇听我们说, 时间把矛盾和问题化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满意呢。”友谊社区志愿者曹珍说,年以来,社区*总支已开展了十几次“书记听我说”系列活动,解决的都是基层治理中的矛盾和问题。

如今的青园,在*建引领下,“红色”力量洒满每个角落,百姓绽放的笑容更加灿烂……

“能”——项目建设注入发展动能

青园故事

天心区*府旁的太和广场,因历史原因,闲置了好些年,如今,这栋楼重新恢复了生机,新安装了玻璃外墙。

这栋楼,是青园街道主*者的“心病”,历经上百次谈判,总算在今年得以解决,省六建公司以及其他5家公司一起摘标,不久后的将来,有望涅槃重生。

说文解字

项目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更是源源不竭的动能。

近年来,青园街道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狠抓落实,积极行动,营造“干就干成事、争就争 ”的浓厚氛围,实现跨越赶超。年到年税收增长28.69%,年均增长9.6个百分点。

年,面对内外压力,街道责任倒逼,在区级考核任务铺排基础上,对全街8个“八个一批”重点项目进行超时序进度铺排,并实施挂图作战,出台《青园街道年重大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在“实施方案工作任务分解表”上,每个项目每两个月要求有相应进展,每个项目都安排了街道领导、部门领导以及具体负责人,按照既定时间推进。鑫湘府、天城紫悦等闲置多年项目,通过攻坚克难,都已于今年动工开建。街道今年,连续3个双月获得区级“八个一批”项目攻坚优胜单位。

最近,位于青园街道的中欣国际商务楼宇企业有了更深感触,街道以及物业对楼宇内企业服务更加精细。

“以前是我们走出去办事,现在是我们坐在家里,有人上门服务,楼长、物业专员、网格专员,还有税务、工商等工作人员,不出大楼,好多事就可以办好。”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通过街道两新综合*委,结合“*建引领助力千企”和“千人帮千企”暖企行动等,街道抽调15名干部成立*建指导员帮扶小分队,建立“**包干、定期走访、专人联系”的企业走访模式,累计收集并解决企业招商、注册、办税、招聘等问题达20余个,打造青园式“金牌保姆”服务,赢得企业一致肯定。

“我们辖区内11座商务楼宇,已入驻50余家总部企业,有水电八局大厦、五凌电力大厦、省电力大厦等,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达20余家。”张毅介绍,街道目前已形成了金融、电力、建筑等行业总部集聚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刊载于《湖南日报》年10月19日17版)

原标题:《非凡十年长沙作为丨天心区青园街道:“首善街区”铸非凡“三字”诠释新青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9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苏ICP备1300363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