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的现在,生鲜电商的未来
作者|林小白何蕾“上市即 ”的案例,又多了“生鲜 股”每日优鲜。
7月28日美股开盘后,每日优鲜股价一度跌近50%;截至收盘,每日优鲜股价暴跌42.8%。
引爆行业的核弹是昨日下午的一个会议录音。
昨日下午,一份每日优鲜的线上会议录音被曝光。接近20分钟的录音内容被外界解读为每日优鲜原地“解散”。
据《商业观察家》报道,这场线上会议是由菜场业务负责人郭琦、零售云业务负责人袁林、人力资源BP等业务负责人组织召开。而创始人徐正没有露面,有传言称“已经跑路”。
据《中国企业家》 消息,针对传言,今日徐正回应称“这种谣言太恶*了”,随后每日优鲜负责人也表示“一直在北京”,并强调“现在公司所有的高管都在北京”。
据了解,每日优鲜的法人和高管此前已经发生变更。
天眼查显示,原法人曾斌卸任、原CEO徐正、CFO王珺等管理层也退出“主要人员”,新增孙玉英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
鞭牛士也听了录音。录音里,一位每日优鲜高管和一位HR共同宣布,由于投资款项未能如期到账,每日优鲜工薪暂缓发放,大部分人的工作截止到7月28日,公司承担7月份的社保公积金,之后需要自己去自理。
后来经员工证实,该录音内容属实。而这场解散会早有预谋。
宣布解散的前一天,周三晚上8点,每日优鲜的员工们突然接到HR部门的通知:出于办公楼空气环境治理的需要,周四周五实行居家办公,并请大家在此期间尽量避免出现在公司。
紧接着有员工发现,在每日优鲜App上,所有极速达业务均替换成了次日达业务。
而前不久出于成本控制,每日优鲜总部刚从望京搬到了顺义。“空气治理”这一借口合情合理,没有人会怀疑。
对于公司解散的消息,每日优鲜也快速做出回应: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 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从目前员工的反应来看,不少员工的权益并未得到保障。
根据界面新闻28日下午,到北京市顺义区博润科技园每日优鲜新办公室探访了解,有多位员工收拾办公物品准备离开,也有来追欠款的供应商。
有每日优鲜员工在脉脉上发言,“7月28日本来是之前告知发工资的日子,下午的会议上有不少人问,但都没有正面回应,紧接着就是关飞书账号、VPN账号,高层全部失联。”
目前仍有员工称,6、7月份的工资均未发放,社保都已经停缴好几个月了。
有消息称在周三晚上的内部会议上,有领导担心解散的消息公布后,到时候可能会有员工去抢物资,进而造成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
另一边消费者也陷入尴尬境地。
根据每日优鲜回应,极速达关闭后,次日达不受影响,另外每日优鲜App首页显示的服务变更通知也显示“配送时间最快为次日送达,配送范围为全国均可配送。”
但事实上,每日优鲜App已经无法下单包括次日达。
有网友在小红书晒出订单显示,虽然APP上仍有商品展示、可加入购物车,但是在结账页面显示“本单购买的商品在当前地址下无货”。订单显示,该网友在每日优鲜还有元的储值余额。
今日,更多有储值的用户尝试购买,但都没有成功,但神奇的是,充值渠道还是正常的。有网友评论称队友选了元的东西,卡里只有多,为了凑够,又充了30,结果无法下单。
另外也有自称每日优鲜的员工表示,已经“组团”去劳动仲裁。
回看每日优鲜的这一年,可谓风云变幻。
在7月28日被曝解散之前,7月11日,有媒体称今年6月底,每日优鲜在3天内连续关闭了9个城市业务。
7月14日,每日优鲜公告称,已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该集团将对每日优鲜带来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
而据消息人士称,此次公司解散或与每日优鲜融资未能交割成功有关。
而早在今年三月,每日优鲜还因拖欠货款,供应商断供的事情闹得全网皆知。
当时报道称,每日优鲜因拖欠年货款被供应商诉至法庭,自年底每日优鲜开始出现明显“资金困难”情况,在协商的供应商名单中,欠款金额最多的接近千万元。
近日,因拖欠供应商货款,每日优鲜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了万元。
一年多前(年6月25日),每日优鲜以13美元/股的发行价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生鲜电商 股”。
但上市不是每日优鲜烧钱的终点,被资本催熟的每日优鲜,如今面临被资本抛弃的终局。
“一线生机”
每日优鲜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大环境是一个核心问题。”生鲜电商领域专家何文新告诉鞭牛士,“如果是在5、6年前,每日优鲜也许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公开资料显示,年成立的每日优鲜,在IPO前已经获得了11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资本、中金资本、地方*府基金,高盛集团等知名机构,披露的投资金额超过亿人民币。
“每日优鲜现在太难从投资机构拿钱了。”何文新指出,一方面,公司经过几轮融资后,估值变高,一般的投资机构难以介入,只能寄希望于大的PE,但另一方面,大的PE多为美元基金,如今因为各种原因,对中概股的投资非常谨慎。
此前,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就表示,美国投资者和避险型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热情降温,“在当前情况下,新基金很难募集”。
事实上,不止是生鲜电商,整个互联网都难以再现当年“风口上的猪”的辉煌,多家媒体报道了今年VC砍掉TMT部门、告别互联网的消息。
而生鲜电商属于零售赛道,无论是和已经分出胜负的团购、网约车相比,还是和创业公司几乎全部退场、巨头开始重建的共享单车相比,零售都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精细化运营的赛道。
“零售行业太烧钱了,不好做,可能要用10年时间去看这个行业。”何文新直言:“如果一个创业公司不能长期自我造血,又不能从外部拿钱,那其实不太适合做零售行业。”
而资本入场后,生鲜电商赛道的厮杀更加激烈,创业公司的节奏倏然加快。每日优鲜被资本裹挟着加速燃烧、不停向前。
如果没有资本入场,生鲜电商赛道的创业者们可能会更辛苦的开疆拓土,慢慢巩固、等待盈利,但资本是逐利的,不同阶段入场的资本要求不同,可能会让每日优鲜等玩家的打法“变形”。
一味追求“快狠准”,就没法做有长期价值的事情。
每日优鲜CFO王珺曾表示,公司已于年底实现全面盈利。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年前后每日优鲜一度更看重盈利数据,而不是烧钱扩张。
彼时,每日优鲜已经在一年前完成了E轮融资,而有着相同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刚完成B+和C轮融资,争执大规模扩张的阶段。
虽然喊出“一年半内干翻叮咚买菜”的口号,但每日优鲜不得不在盈利和烧钱策略中摇摆。有媒体报道,年-年间,每日优鲜的累计亏损额预计高达亿元。
“每日优鲜的整体战略还是可以的,就是落地上会存在一些问题。”何文新认为,“叮咚买菜在运营和执行力上会相对好一些”。
此前每日优鲜除了做前置仓外,在资金充裕时还尝试过无人货架项目便利购、社区团购每日拼拼等项目,甚至还像盒马一样做了一个大型商超,但这些都只做了一半,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终止,最终留下来的也只有每日优鲜商城。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每日优鲜管理层在策略上的盲目激进,这也并不符合徐正之前所说的那样,“经过直觉、逻辑、数据三环验证后,才能ALLIN。”
靠着前置仓的故事,每日优鲜收获了一众资本的青睐,而一直以来,前置仓模式备受争议。虽然它给用户带去了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但前置仓的建设以及人工成本等也是一项致命弱点。
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就曾公开质疑,前置仓模式是个伪命题,其模式不合理,损耗无法控制,租金高昂,没有未来。
在何文新看来前置仓不是根本原因,大环境的不利好以及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是造成每日优鲜如今局面的关键原因。
“每日优鲜挺可惜的,还是希望它能扛过去。”何文新表示,他认为昨日的电话会议不是“原地解散”。
今日凌晨,每日优鲜原COO孙原在朋友圈发文表示,每日优鲜关闭极速达业务,并不等于已经破产,“实在无力支付极速达业务持续亏损和管理费,才选择关闭,只能留下盈利业务自负盈亏运转,也可留一线生机”。
如今,每日优鲜在寻找一线生机,叮咚买菜战略也转向盈利,但也有亏损和徹城的消息。除了前置仓模式,“仓店一体”的盒马要自负盈亏,近日被曝寻求以约6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远低于今年年初高达亿美元的预期估值。而社区团购模式,去年已经出现了玩家“大退潮”。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1亿元,同比增长27.92%。千亿级别市场,只有极少数玩家能真正赚到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近几年生鲜电商多家入局者中,4%盈亏平衡,88%亏损,7%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生鲜电商还是有价值的。”何文新称。如果有一天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社区团购等都消失了,你会不会也觉得可惜呢?
(注:本文人名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