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上海大吉路的昨天和今天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26/5654276.html
                            

原创:马忠倍上海老底子

大吉路的昨天和今天

马忠倍

中学毕业后,分开半个多世纪的同学均已进入古稀之年,那次再聚首,让人兴奋和自豪!回忆五十年前的一个个片断,依旧那么鲜活、那么生动,那么让人牵挂,久久不能忘怀。尤其是住在大吉路同学既是邻居又是同学,更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纷纷回忆起当年住在大吉路的点点滴滴,你住在几号几弄,弄的名称,大吉路上有什么学校、隔壁有什么烟杂店、菜场、米店、煤球店、南货店等等。有的同学离开大吉路后几十年未去过,不知道大吉路的变化,由此,激发从小就住在大吉路的我重走了一次大吉路。

大吉路在上海市南市区的西部。东西走向,东自*家阙路起步,先后穿过南北走向的西藏南路(原为林荫路)、方斜路,西至肇周路止。长米。据载:东段(从*家阙路至林荫路一段)清宣统年间(~年)筑,名大吉路。西段(林荫路至肇周路一段)民国初筑。

这条路,普普通通,没什么特点。不通行公交车,和上海其他小马路一样,它们素面朝天、貌不惊人。不过,它的存在,却由曾经的百年名人旧居、百年沪南体育场、医院和著名的斜桥游泳池而为世人知晓。现在的大吉路变化很大,虽高楼林立,但旧迹依在。

1

那天当我走到熟悉又陌生的大吉路时,脑海中满是童年的回忆,60多年前周围的情景。关于幼儿园和小学校址的,关于沪南体育场的,医院的……

当年大吉路的风景,似乎不在生意兴隆。在我童年的时代起,相继有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体育场等,映衬着匆匆而过的老师们、学生们,让大吉路色彩厚重、有不ー样的质感。我经常在大吉路上与老师们同学们相遇——他们有的夹着皮包,到学校去上课;有的在附近的书店淘书,买下需要的书籍;我也常常和同学们去沪南体育场奔跑、踢球。市声喧晔中,教学的、求学的、体育锻炼的风采不减。我就是在这条路上,走着走着就长大了,30岁成家后离开了。因而,说熟悉,是记忆中的熟悉,说陌生,是变化后的陌生。

我边走边回忆边对照:以前我家住在大吉路号,从后门进出,沿着弄弄堂通向大吉路,习惯上将左转弯去林荫路方向的大吉路称为东大吉路,右转弯去方斜路方向的大吉路称为西大吉路。大约在年西藏南路拓宽后,大吉路被安全围栏隔离了两半,从东大吉路到西大吉路要绕道安澜路或大林路才能过去。

2

自*家阙路至西藏南路的大吉路原两侧为民宅,现除了靠近*家阙路处有几座老民宅外,两边都变样了。

南侧:在大吉路*家阙路转弯处坐落着一栋两层楼老房子,留存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炎培的故居旧址。这里曾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炎培生活居住过老屋。年,他创办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倡导“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理念,开启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河。从年到年,*炎培一直住在老西门靠大吉路的*家阙路36号,这是他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住宅。旧居建筑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这栋历经百余年沧桑的老宅,尚可看出旧宅的古朴典雅风韵。(图1)

▲图1

隔壁的原居民住宅和小商店:大吉路24号(图2)、26弄(图3)、36弄(图4)、42号(图5)、44弄(图6)、48弄和50号现(图7)还在。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原大吉路60号上海南市烹饪学校校址、现上海乔家栅有限公司所在地(图8)。据南市区志载,80年代初起,为改变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区教育局试办了一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年,有了厂办技工学校:上海南市烹饪学校(校址大吉路)。

▲图8

早年的大吉路牌楼路现已成为断头路,现为西藏南路南吉公寓的后门。(图9)

▲图9

我读的中学位于沙场街的大兴中学,每天从弄弄堂左转弯要经过林荫路,穿过大林路转弯江阴街走向沙场街的学校。我记得从大吉路左转弯的林荫路是个菜场,在林荫路边上有个买煤球店,再隔壁是米店,小时候就在那里买菜买米买煤球;从大吉路右转弯与林荫路的交接处,有个理发店,是二层楼的小房。

大吉路与原林荫路四叉路口还有一家烟纸杂货店,当年经常去那店买东西。烟纸杂货店的后面弄堂叫是桂香里。西藏南路拓宽后现那里已成为中国邮*集团公司上海市*浦区分公司和兴业银行所在地。(图10)(图11)

▲图10

▲图11

北侧:完全变了已没有居民住宅。靠近*家阙路处是上海市消防总队*浦支队复兴中队的所在地(图12)。门牌号码是*家阙路2号。年7月29日上午,上海消防总队*浦支队隆重举行老西门街道捐建复兴中队荣誉室落成仪式。*浦区双拥办、老西门街道**等领导参加落成仪式。

▲图12

其后面的大吉路57号现为上海神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图13)

▲图13

大吉路65号是老西门街道办事处。(图14)

▲图14

71号是老西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图15)

▲图15

旁边是新建的*浦区大吉路公共绿地街心园区。地处西藏南路大吉路口,于年竣工对外开放。建有棋盘广场、雕塑广场和藤蔓廊架,并设置了非标篮球场、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为社区居民和游人提供了一处完善的休憩娱乐场所。(图16)

▲图16

3

过西藏南路后,大吉路至方斜路南侧的变化与记忆中完全不同:

靠西藏南路的大吉路口原是居民住宅,现为大林居委和大林社区警务处。门牌号码改为大吉路号(图17)。

▲图17

原大吉路号曾是大吉路小学,年改为大吉路幼儿园。现为上海*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元坊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自然美美容店。门牌号码改为大吉路号和号(图18)(图19)。

▲图18

▲图19

记得隔壁是原大吉路弄叫元德里,弄堂口有个老虎灶,住在附近的居民经常到哪里去打热水,也可以在那里泡上一壶茶聊聊天。我也被母亲叫到去那里打过热水。元德里隔壁有个叫良岗中学的,现已不在了,成了西藏南路弄私家公寓的后门。(图20)

▲图20

在原良岗中学和公共厕所之间有条狭小的路通往大林路,现在开辟了一条可通行轿车的道路。(图21)

▲图21

那时,在其旁边有个沪南体育场(大吉路号)的小门,当时有个公共厕所,打扫的很干净的。为了减轻母亲洗马桶的辛苦,每逢去公共厕所就讲去号了,号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了。(图22)

▲图22

大吉路号沪南体育场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五四以来上海革命群众集会场所——南市公共体育场于民国四年()10月动工兴建,占地26亩,年3月竣工,定名“上海公共体育场”。作为上海第一座由在上海的华界,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公共体育场,不仅仅是一座体育设施,更是上海市民举行大型集会的主要场所。年的五四运动、年的五卅惨案,公共体育场都聚集了数万乃至十万以上的群众和学生。年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后,上海余团体数十万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庆祝大会。年8月,该体育场改为市办,改名为“上海市立第一公共体育场”。年“八一三”事变时被日*炸毁,年底重建。解放后,改名“沪南体育场”。该体育场创建较早,为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主要集会场所和上海体育爱好者主要活动场所。现该体育场已拆除,改建为*浦学校和沪南体育中心。年12月7日,由上海市人民*府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上海市纪念地点。年4月4日,由上海市人民*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图23)

▲图23

我读的小学是方斜路第三小学,每天从弄弄堂右转弯路过沪南体育场去上学。以前沪南体育场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去玩耍,最喜欢去的地方。入口处在大吉路(近方斜路)的地方。现在改建成了上海市*浦学院(图24、25、)。

▲图24

▲图25

尽管上海人曾经挥洒过汗水的体育圣殿——沪南体育场不见了。但我脑海里浮现的还是那时快乐、顽皮、无虑的生活情景:

我所上的小学离我家很近,每天步行也就10分钟路程,到了三年级以后,我一个人开始上学了,但是上学的路上并不孤单,因为常常会遇到和我一起去学校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一起开开心心的聊着天到学校,一起商量着周末可以到哪里踢球,一起讨论什么游戏好玩(如翻香烟牌子、斗鸡等),一路上都能开心的聊天。

每逢沪南体育场对外开放,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和同学一起在那里踢足球了。平时在弄堂踢球,不敢大脚踢,生怕闯祸,生怕给父母惹麻烦。每逢足球比赛要凭票进场,小时候没机会进去,就会站在围墙外面听比赛,听到传出一阵阵集体性欢呼声、惋惜声也会随之叫喊。有一次,围墙外出现了堆有工厂烧出的煤渣,因围墙不算高,我和几个同学就捡了几块砖垫在煤渣上,双手扶在围墙上站在那儿朝里看,看到进球后情不自禁拍起手来,脚下一滑摔了下来,结果裤子摔破了,腿上流血了,回家后被父母骂了一顿。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小时候天真调皮捣蛋。

旁边是斜桥游泳池,年5月,上海市人民*府接管了旧上海的31片体育场地,在改造旧体育场的同时,着手新建斜桥游泳池。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已成为上海著名的游泳池之一(图26)。

▲图26

北侧:虽仍有部分居民住宅,但变化还是很大。

靠西藏南路的大吉路口原是居民住宅,在20年以前大吉路弄(崇庆坊)——弄(三多里)开发商建造了安基大厦(图27),安基大厦的3-5层为上海爱康国宾键之维门诊部。

▲图27

还建造了高楼商品房实华公寓(图28),我住过的大吉路号也随之不存在了,但是我晚上做梦还是时常梦到那里,还是如此的真切。隔壁弄是大吉路三多里。据老人说以前那里有很多的私人作坊,到底是哪三多,都记不清了,反正我住着的时候那里都是普通居民的家了。回想起来,大吉路号这幢带三层阁的老式里弄房子,从底层的沿街客堂间、灶披间,到二楼的亭子间,前厢房、再到三楼的三层阁和晒台,十分拥挤地居住着五户人家。我家住在三层阁,晒台也搭了屋顶住了一户人家。老房子的这五户人家,随着西藏南路拓宽都搬都离了此地。在大吉路生活的日子里,母亲还教会了我生煤球炉和“封炉子”的方法。30岁成家后离开了父母,开始人生新的历程,自己成了父辈,我用母亲教我的生炉子、封炉子方法每天养家度日,直到有了煤气。

▲图28

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是在大吉路弄(三多里)的大吉路幼儿园,从号后门走到该幼儿园只有几十步路。其前身是南洋女子师范学校。史载原民进上海市委主任委员,中国红十字上海分会名誉会长吴若安于年,租赁方斜路大吉路三多里民房作校舍,参加创办了南洋女子师范学校,后几度迁移。

60多年过去,我对它仍有深深的眷恋。我从小生活在这里,整整生活了30年。那里有手把手教我的写字的老师,有勾肩搭背一起上学的同学,还有互帮互爱邻里之间的好友,更有养育我们长大成人的父亲母亲。

如今,一切都成往事。我站在马路对面往实华公寓方向拍了一张照片,以纪念当年我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地方。

大吉路弄我们小时候把它叫做大弄堂,现仍在称为大吉小区(图29)。据说在20年多年前,当初开发商在大吉路弄左边造实华公寓时,需要这块地方多造几幢,由于规划原因开发商老板只能造了三幢大楼,所以现在还是老旧居民区。

▲图29

旁边是号居民住宅(图30),号是晓东键鸽中心(图31),专营鸽蛋、养鸽词料和与鸽有关的物品。上海大吉路鸽市场曾经是上海滩较有名鸽市场,我记得我专程到那里买过鸽子,每个星期日的上午那是人山人海.都是养鸽子的爱好者在交换鸽子,后因环境交通等原因搬迁了。

▲图30

▲图31

紧挨大吉路号至方斜路交叉口的就是我国历医院之一。医院创建时因其屋顶呈红色,一百多年来,广大上海市民亲切地称其为“医院”,现在还在(图32)。

▲图32

医院重要创始人之一王淑贞是中国妇产科领域奠基人、妇产科医学家。网载王淑贞女士年5月21日出生于北京,生后一个月就随父母移居祖籍江苏苏州。年,王淑贞考取庚子赔款赴美留学,年获取博士学位。年,经一位美国传教士的介绍,医院担任医师。医院只是美国传教士创办的一个小小的门诊部,服务聚居在老西门一带的穷苦平民。这位年仅27岁的女子在这里整整服务了60年。先后出任上海女子医学院院长和*府接管后的上海医院(即“医院”)院长,毕生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时间已走过一百多年。历史没有记住究竟有多少生命是从这里诞生的。今天,生育已是平常事,人们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但就服务的态度和医术的精湛而言,远远近近,几代人都记住了“红房子”。

4

过方斜路后,大吉路至肇周路的南侧变化不大:大吉路方斜路口的理发店还在,我小时候经常在那里理发。(图33)

▲图33

大吉路号到靠近肇周路的大吉路号仍是一片居民住宅,基本还是当年的老样子,只是有的门面变成了各种餐厅,多了几分商业气息。(图34)(图35)(图36)(图37)(图38)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但大吉路至肇周路的北侧变得可就多了,都是高楼商品房。楼下是锦福里(图39)、华夏银行(图40)、全家连锁店(图41)等。大吉路号还是方斜居民委员会、社区活动室、社区警务室等近十多个为居民服务的单位所在地(图42),靠肇周路是高楼商品房——老西门公馆(图43)。

▲图39

▲图40

▲图41

▲图42

▲图43

今天的大吉路,与其他小马路一样,平和、不漏锋芒,但它充满了社区现代文明的氛围:街道办事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活动室、社区警务室、绿地街心花园等。

曾经的过去,令人怀念;

变化后的现在,

令人共享城市变化的幸福果实。

城市的变迁改变了旧时的面貌。之前的短小、狭窄、老旧的街巷在拆迁改造时会同时消失,但我们不能从此就让这些老街巷在记忆中抹去。怀念过去的点点滴滴,发现逝去的美好,不会终结而消散,永远是藏在心里。

鸣谢:马忠倍先生赐稿分享!

上海老底子

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

原标题:《漫步上海

大吉路的昨天和今天(作者:马忠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3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苏ICP备1300363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