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16集心居,简直是对标三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7159891403167963&wfr=spider&for=pc

眼看到《心居》这个片名,又看到滕华涛和海清的再次合作,我以为是要炒《蜗居》的冷饭,借着这波热度再卖一波情怀。结果对标的却是之前播出的《安家》和《三十而已》的类型剧,主要是针对当代中年人的买房焦虑。

上海外地媳妇的尴尬处境——冯晓琴

上海人对自己的地域优越感很强,因为上海的经济一直都走在中国的前端,无论是清朝的货物通商,还是如今的布满霓虹灯的繁华大都市,上海一直是 的。所以在这里生活的本地人有单价极高的房子作为资产,有本地户口为依托,这种地域的优越感就显现出来了。

冯晓琴(海清饰)作为一个嫁给上海本地人的上海媳妇,因为房子都是公婆的资产,小夫妻名下没有独立的房产,所以冯晓琴是没有归属感的,和《安家》的理念是一样的,购买房子是在一个陌生城市生活的底气,是一份归属,只要没有房,永远觉得自己的外人。

不过正是因为冯对房子的极度渴望,对老公的工资水平逐渐有要求,最终也酿成了惨剧。因为两夫妻闹脾气,冯想离家出走,丈夫在楼梯间和冯进行了一番拉锯战,结果意外发生了,丈夫摔下楼梯,正好砸中邻居放在楼道的玻璃,失血过多而亡。

丈夫死后,冯在婆家的处境显得更加尴尬了,一个外地媳妇离开了婆家的房子,就无处可去,外面都是高昂的租金,即便是心里再有“骨气”,也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委屈地继续伺候着婆家的一大家子。

嫁入顾家的8年,究竟给这个女人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婆家人阴阳怪气地指桑骂槐,总觉得冯这个外地媳妇是为了贪图儿子的上海身份才与之结婚,照顾一大家子是分内义务,是为了能够住在这套不属于自己的上海房子里。

第二,带来了丈夫唯唯诺诺,永远不敢为小家庭发言,也不愿意为小家庭的未来奋斗的模样。冯在这个三口之家里,只不过是个孤*奋战的人。

虽然八年的婚姻确实没有给冯留下些什么?但是她的一腔抱负幸好没有在这8年被磨灭,她在丧偶之后,瞅准了上海这样大都市的“养老市场”,与小区里的邻居大哥展翔合作,共同开拓属于自己的新世界。从她的身上我们发现,其实外地媳妇嫁入上海,并不能靠着婆家一路崛起,最终还是需要自己的想法和独立的经济能力来扳回一局。

当代精英女性婚姻困局——顾清俞

顾清俞(*饰)的角色一开始是不讨喜的,但是理性思考之后,却发现她的决策并非没有道理。清俞从事的是资本经济时代最为热门的行业之一,投行。而且她在业内算得上是头部人士,所以她的收入非常可观。

对待家庭上面,家里人有需要钱的时候,经常问她借,其实“借钱”的事情,借是人情,不借是本分。毕竟每个人的钱都来之不易,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认为有钱人就一定得“劫富济贫”一下。当顾清俞问同胞弟弟要不要买房的时候,弟弟告诉她,不想买,所以她才选择了不借钱给弟弟一家。

因为她知道帮得了弟弟的一时,帮不了一世,弟弟除了首付还有月供,弟媳所谓的“慢慢还钱”其实根据弟弟一家的实力来说,可以完全忽略不计了,万还到猴年马月了。但是她高高在上不借钱的样子,却引来了弟媳的不满,作为家里收入 的人,却不愿意伸手帮助自己的弟弟一家拥有一个独立的房子,这是外地媳妇不能理解的。

对待婚姻上面,人人都觉得顾清俞是个恋爱脑,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她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的。多年以来,她到处寻找初恋的下落,甚至交往的每一任男朋友都带着初恋的影子,所以到了36岁这个年纪,她不缺钱,不缺房车,缺是只是“弥补缺憾“。

而施源(冯绍峰饰)就是她 的缺憾,从青葱少年走到中年一直心存的爱,终于可以大声说出来。

而在这段婚姻中,她不在乎男方的家境、工作、收入,是因为顾清俞有这个底气和实力只求”爱“。对比冯晓琴无奈地为生活奔波的样子,就知道冯没办法在婚姻中只求”爱“,不求”财“,因为她缺,自己没有,老公也没有,那么”经济安全感“从何而来呢?

高级备胎的自我修养——展翔

每部电视剧中总也一个浑身发光的男主角或者女主角,身后站在一个默默无闻、贴心守护的备胎角色。而展翔(张颂文饰) 算得上是一个高级备胎,他从喜欢上顾清俞开始,就未曾改变心意,多年来一直心仪一人,在专情程度上是没得讲。

除了专情,他还有一点是别的备胎做不到的,那就是“助力”。他不仅在确认了顾清俞的心意之后选择了祝福、选择了适时退场,而且还愿意为她新的爱情出谋划策,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所以人面前,他都掩饰自己的悲伤情绪,默默释放自己的光和热温暖身边的人。这一点确实相当很难。

独具特色的上海文化

《心居》的背景是大上海,所以剧中许多话语和上海文化息息相关。剧中本地人问其他人是不是上海人的时候,都说“侬是上海人?”,所以“侬”的意思就是“你”。

因为亲戚之间的来往基本都依靠地铁和公交,所以公交两站路的形容方式是“一碗汤的距离”,地铁不用转车的形容方式是“地铁一部头”。

冯晓琴对外说自己是个“买汰烧”,其实在上海话里“汰”就是漂洗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就是“买菜、洗衣、做饭”的家庭主妇的意思。

在上班高峰期,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地铁到站的进进出出,菜场里大妈大爷挑选菜再顺把葱的模样,这才是真是的大上海,这样的烟火气把高高在上的上海滩直接拉入 。特别是开头,冯晓琴为全家人买菜的时候,买个豆角从10块钱讲价到8块钱的模样,脸上尽显那种“占了便宜”的小市民的喜悦。

为什么说上海这个城市是极具资本特色的?因为贫富差距实在太大了。从冯晓琴买菜路过房产中介默默看房的模样,转场到大姑姐顾清俞在诺大的大平层里做瑜伽的场景,两者对比之下,一处是一人独自占据一个大平层,还请阿姨打扫卫生、做饭。

另一处是一家子大大小小六口人挤在老旧小区里,早上吃个饭和打仗一样,媳妇在前冲锋陷阵,一家子人在后享受美食,匆匆忙忙的早晨就这样结束了。

两个女人的年纪差不多,却因为经济的收入,拉开了巨大的距离,生活的档次完全不一样,面对的烦恼也是不一样的。一个还停留在经济焦虑之上,也就是物质层面的需求。另一个已经升级为“追寻爱情”的烦恼,也就是“精神层面”层面的追求了。

总的来说,诺大的上海,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究竟是谁的主场?上海,究竟是人控制着这座城市,还是城市控制着人被迫生存?繁华的都市里,灯红酒绿,每个人都也自己的生存法则,这一场新上海人和老上海人的pk,究竟谁会胜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1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苏ICP备1300363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