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户籍制度,允许人口自由流动,会有怎样

允许人口自由流动的本质,是允许公民用脚投票。

01一、这件事的意义,不亚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赋予了公民投票权,但其实福利很难直接落到公民个体身上——因为既然是“代表”制度,代表到底代表哪部分“人民”的利益,就决定了哪部分人能从中能获益。

允许人口自由流动,允许公民用脚投票,这是真正的属于公民个体的投票权,可以直接让公民个体获益。

“用脚投票”,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蒂伯特提出来的,他的观点用正经的话说,就是:假定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具有相同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居民会自动聚集到某一地方*府周围,居民的流动性会带来*府间的竞争,一旦*府不能满足其要求,那么居民可以“用脚投票”迁移到自己满意的地区。

请注意,真正意义上的允许人口自由流动,并不是像某些地方现在搞的,只允许特定身份人群落户——不管这种身份门槛设置得多低,都是伪“自由落户”:

只有允许任何人都落户而不是设置中专生身份,才是真的“迁徙自由”。只有一落户就可以享受所有市民待遇,比如买房、买车、养老、医疗、子女教育资源,才是真自由,如果设置了“居住满五年”之类的门槛,同样是伪自由。

许多城市只允许外地人来务工,却在落户,买房、买车、养老、医疗、子女教育设置门槛将这些人排除在外,本质上就是通过剥夺这些被排除在门外的人的利益,从他们身上获取更多剩余价值。

真的允许居民自由流动了,那些肆意用权的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少,直至发展不下去,*府关门倒闭;那些愿意对外来人口少些剩余价值提取,让利给外来人口的城市,会获得更多的人口,更多的未来——只有这样到底,才有可能倒逼改革,扭转某些肆意妄为的地方*府权力任性的臭毛病。

对于公民个人而言,你能自由迁徙,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居住地,让自己可以获得满意的收入,在买房、买车、养老、医疗、子女教育方面也能接受,这就是你作为一个国家公民,市场化的迁徙机制能给你的 福利。

以上是从原理上说明人口自由流动的重要性。

02二、实际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5月,《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

建立健全省以下财*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重点支持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多的县城。建立健全省以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专项安排与进城落户人口数量相适应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这个意见意味着,中国的县城,是最有可能如上文所属,真正取消落户的身份限制和年限限制,率先实现落户自由的层次。

如果你懂了以上,就不难推知,未来会有很多县城快速衰落,直至消失——这是一项能深刻影响县城命运的变革。

而目前许多人所知道的,年中办、国办《意见》要求的:

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万至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

这里面所提到的全面,只是说“所有人口达线的城市”都得这么干,并不是全面取消落户的条件限制,因为仔细去看,很多地方对居住年限都有不低的门槛要求。

至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真要如上文所述取消所有落户限制,还是遥遥无期的事情,至少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三五十年是没可能的。

原因无他,户口背后绑定了许多的城市资源,居民迁徙,就是往人均可获得资源多的城市迁徙。

而北上广深人均所拥有的资源,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而且在未来三五十年都没法拉平。

03三、对中国而言,让人口流动起来,是经济领域的一次深刻转型

一个国家的财富不是凭空积累起来的,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吃光用尽,就不会有财富积累。

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过程,就是勒紧裤腰带,少吃少喝少消费,攒钱买机器、建工厂、修铁路慢慢发家的过程。

在国家工业生产能力有限的当时,只能为一部分人提供成为工厂工人的机会,所以另外一些人只能用户口把他们绑在当地做农民。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样的*策,残酷,但是有效。

在这个时期,把人用户口绑在当地,特别是农民没法进城,你想从他们身上提取多少剩余价值就提取多少,羊毛随便薅。

但如今,中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了,已经有能力为几乎所有国民提供成为工人的机会,包括想留在农村的做农民的人,也有机会利用大棚、小型机械,还可以雇佣工人,也就是可以用工业化的手段从事农业。

也就是说,不得不把农民用户口绑在土地上,从他们有限的财富创造中薅羊毛的时代过去了。

让有意愿进入城市,加入工业化大生产的人可以自由地进城,在工业流水线上,一个人能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是在农村的土地上的十几倍,这样一来,哪怕你薅羊毛的比例降低,薅到的羊毛也比让他们留在村里当农民要多。

这就是让人口自由流动的经济意义。

1、“老爷们收进城税收的可是满嘴流油啊。某一天他们突然大发善心不收了,不是他们心善,而是又有了新的收更多钱的门路~”“确实,还有很多(套)路要走。”

——理是这么个理,但话并非一定要这么说。

有经济学家测算过,同样是一个人,进入工业化流水线所能创造的财富,大概是被绑在土地上的20倍。我们暂且使用这个理论,假设下这个人做农民一年能创造2万的财富,那做流水线工人则能创造40万的财富。

这样一来,哪怕你按照50%提取这位农民的剩余价值,也只能提到1万;而哪怕你只按25%提取这位工人的剩余价值,也能提到10万,对国家和城市而言,明显让人进城做工人更划算。

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做工人,哪怕*府提了25%、雇佣你的企业提走了50%,你自己还剩下25%,也就是10万,也是远远比你留在农村做农民划算。

所以,真正商业本身,是各方共同做大蛋糕,而非完全的零和博弈。

这么来考虑这个问题,还真不能完全称为套路。

2、“从现实角度出发,可以预想到的未来是一线城市大规模出现贫民窟,四线五线城市因人口无限制流出而萎缩、递次朽坏。进一步发展,因为基础衰败,落后地区人口 的出路是钻进大城市的贫民窟,甚至回老家对相当多的人群来说都不再是个可选选项。”“中国不许私建。至于贫民窟现在也有。北京上海有很多天台,地下室和十来人的群居房都是这些人住。”

——这个说法体现了很多人的担忧,我尝试从三个方面来回应:

,最为重要的一点,允许农民进城,和强制农民进城不是一回事。允许农民进城是好的,但强制农民进城就成了暴行,注意这个差别。只是允许,那农民可以自己衡量代价,然后决定要不要进城,要进哪个城。

第二、城市化不是一定要以大片贫民窟为代价的,不要只盯着巴西、印度这种做得很不好的国家,看看日本这种相对做得相对更好的国家,你会发现,城市出现大量贫民窟,其实是*府兜底不够,或者说不作为、没有能力作为的产物。

第三、驱逐“低端”人口离开城市显然是不对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不合理,因为所谓的低端人口,恰恰是一个城市能够运转的基础人员——家*阿姨、垃圾清运、跑腿等等,离开这些人,城市根本不可能运转下去。真正合理的措施,是在城市规划的时候,把这些“低端”人口的住房、生活需求纳入考虑。简单来说,*府兴建消防合格、厨卫齐全但面积10来平的单间,做好物业管理,通过只租不售的方式提供给临时外来人口居住,并且在周边兴建低价菜场,这才是根除贫民窟,以及消防安全隐患巨大的群租房的正解,而非一味地驱逐。

3、“对于农民来说,是否落户就取消原有村集体内本人所拥有的集体材产,如宅基地?进城就享受待遇,享受什么待遇,医保?请问有交吗?社保,请问有交吗?教育,如何保证现有只能容纳一百人的学校可以满足一下拥入的人员?只知道享受,带节奏,不考虑现状。”

——上一个问题回复中我特别强调了,一切应以“农民自愿”为前提。

包括宅基地和自己老家的土地,目前国家的*策是只允许卖给本村的人。从*策走向来说,未来会放宽限制,这是对的。注意,我说的对,是基于农民自愿的角度来考虑的。

对于一些已经在城市扎下根的人农村人来说,如果你只允许他把土地卖给本村人,获得的收益非常低;如果允许把土地卖给城市,比如放到*府的指标平台来交易,能获得的收益能高处几十倍——所以这样的限制,其实并没有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而是侵害了这些想进城的农民利益。

请务必记住我说的前提——自愿。

对于那些只是进城打工,住着廉租房的人来说,觉得自己没可能在城市没法扎根,想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农民来说,应该允许他们继续保留自己在农村的宅基地和土地。

至于你反对的进城享受待遇,医保、社保交没交的问题,其实国家早就开始布局了,农民交的是农保,只要交了,如果愿意进城,可以按照一定的系数转化为城市低保,具体系数各个城市可以因城施策——并不是说农民一进城,你就需要给一模一样的养老保险金额。

有了这样的措施,农民同样需要根据自己的利益得失来考虑到底要不要进城,到底是进城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但只能住10来平的鸽子笼,还是留在农村住自己平的自建房,至于医疗就生死由命。

至于教育,同样的道理,没说今年农民带着孩子进城,明年就要求你把他孩子上学的问题给解决了。但应该把他们的需求纳入规划考虑,比如一个农民进城工作半年了,已经算是常住人口,那在居民登记的时候,就应该了解人家有无孩子,孩子几岁,未来要不要在身边上学,然后把这些需求纳入未来的学校建设规划。

4、“人口想去的城市不是管的不严的城市而是发展好就业机会多的城市。”

——这个判断是对的,要吸引人口落户,最最关键的还是工作机会。你如果提供不了工作机会,上面说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福利层面的东西做成一朵花成效也不大,毕竟你福利再怎么好,也不可能从摇篮到坟墓把人全部闲养起来。

而要提供工作机会,关键还是取决于当地产业发展。有产业,才有就业机会。

而要发展地方产业,可行的路径其实只有三个大类:

(1)招引外来产业——所谓外来产业,就是外地商人把他以前在别的地方干到已经没有多少利润的工厂,搬到你们当地来。他们带着资本来投资建厂,*府可以收税,百姓有了就业机会。但问题是,模式虽然在这里,但基本上只有那些有特殊优势——比如位于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或者靠近大城市可以嵌入产业链参与分工,这样才有机会招商引资。所以,大部分县城,恐怕没有这样的机会。

(2)发展本土特色产业——这个也容易理解,因为国家这么多年,在全国各地乡村砸了很多钱搞基建,搞村村通,原来因为交通、物流不便走不出去的地方土特产,现在有机会到全国大市场里去赚钱了。如果能根据当地特色,用工业化的方式对农业进行升级,也就是通过工业的方式提高农业效率,也能赢得一波增长。

(3)盘活资源——这里所谓的资源,包括矿藏资源、青山绿水等自然生态资源,也包括民族文化资源,还包括历史文化遗迹等资源,还是一样的,做好挖掘、开发、宣传,也是一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

这三大路径,有的地方可能只有一种,有的地方兼而有之,可以综合利用。不管怎样,搞好了,都能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吸引人口。

如果,你所选的城市,很不幸,以上三方面都找不到突破口,那实在没办法,只能建议你早点逃离了。越早越好,不要等到公司倒闭了才辞职,不要等到船沉了才找救生艇。

5、“北上广深为啥要允许你们随意落户,突然一群人去你们家里和你们吃一样的东西,住一样,你乐意吗?”

——北上广深我正文说了,未来三五十年看不到完全放开落户的可能。

但你说的一群人去你们家吃东西的例子就不妥了,外来人口是来这个城市工作的,人家在为城市创造财富,而不是吃白食。

他们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些某些只靠收租食利的人——从主*者的角度来说,好好照顾这些创造价值的人口,意义远远大于为了维护靠收租食利的人的“品味”而把外来人口排斥在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1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苏ICP备13003634号-9

当前时间: